[发明专利]二氧化钛-M相二氧化钒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83724.1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5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登兵;李明;潘静;吴昊;李广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4B35/495 | 分类号: | C04B35/495;C04B35/46;C04B35/622;B01J13/02;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任岗生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钛-M相二氧化钒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复合纳米颗粒为粒径20~150nm的核壳结构,其由摩尔比为1∶3~11的金红石相二氧化钛和M相二氧化钒组成,核为粒径为10~15nm的金红石相二氧化钛、壳为M相二氧化钒,壳在核的表面有外延生长,壳中掺杂有钼,其钒与钼的原子百分比为88.77~96.26at%∶3.74~11.23at%;方法为先将五氧化二钒、二水合草酸和水混合后,向其中加入钼酸或钼酸铵并搅拌得混合溶液,再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金红石相二氧化钛后搅拌至少2h得前驱体混合液,之后,先将前驱体混合液置于密闭状态,于160~240℃下反应1~6d得悬浊状的反应液,再对其进行固液分离和洗涤的处理,制得目的产物。它具有近室温的相变温度和极好的红外调控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复合 纳米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二氧化钛‑M相二氧化钒复合纳米颗粒,包括M相二氧化钒,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纳米颗粒由金红石相二氧化钛和M相二氧化钒组成,其中,金红石相二氧化钛和M相二氧化钒的摩尔比为1:3~11,复合纳米颗粒的粒径为20~150nm,复合纳米颗粒为核壳结构,其核为金红石相二氧化钛、壳为M相二氧化钒,壳在核的表面有外延生长;所述作为核的金红石相二氧化钛的粒径为10~15nm;所述作为壳的M相二氧化钒的晶格中掺杂有钼,所述晶格中掺杂有钼的M相二氧化钒中的钒与钼的原子百分比为88.77~96.26at%:3.74~11.23at%。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8372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度用户无缝割接的装置及其割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据播放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