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剥离清洗剂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0109.3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1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亭;郦和生;秦会敏;谢文州;杨玉;张化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1D1/83 | 分类号: | C11D1/83;C11D3/37;C11D3/18;C02F1/00;C02F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李婉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剥离清洗剂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其中,该组合物含有D‑柠檬烯、聚乙二醇和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物,且所述D‑柠檬烯、所述聚乙二醇和所述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物的重量比为1:0.25~3:0.1~1.5,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山梨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本发明的剥离清洗剂组合物既具有油泥清洗的效能,又具有粘泥剥离的效能,应用于循环水系统,尤其是存在油品泄露的循环水系统,清洗效果好,成本低,用药量少,剥离清洗性能优异。 1 | ||
搜索关键词: | 剥离 清洗剂组合物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物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循环水系统 非离子 柠檬烯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 聚山梨酯 清洗效果 清洗性能 用药量 重量比 油泥 油品 粘泥 清洗 泄露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剥离清洗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含有D‑柠檬烯、聚乙二醇和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物,且所述D‑柠檬烯、所述聚乙二醇和所述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物的重量比为1:0.25~3:0.1~1.5,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山梨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D‑柠檬烯、所述聚乙二醇和所述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物的重量比为1:0.75~2.5:0.2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聚山梨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为1:0.25~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聚山梨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为1:0.5~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式为RO(C2H4O)mPO32‑(M+)2,其中,R为C12~C13的烷基,聚合度m的数值为2~3,M+为H+、Na+或K+。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或十三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钠,其中,聚合度m=2。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聚山梨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C12~C18的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其中,聚合度n的数值为10~3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聚山梨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棕榈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和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油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聚合度n的数值为10~30。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聚山梨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其中,聚合度n的数值为10~30。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聚乙二醇选自PEG‑400、PEG‑600和PEG‑800中的一种或多种。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剥离清洗剂组合物为水溶液的形式,且该水溶液中所述D‑柠檬烯、所述聚乙二醇和所述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物的总浓度为25~75重量%。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聚乙二醇和所述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物的总浓度为30~55重量%。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的使用方法,该方法为:将所述剥离清洗剂组合物加入循环水系统中循环12~48小时后排污,并补以新鲜水直至该循环水系统的浊度值与加入所述剥离清洗剂组合物之前的浊度值的差值介于±10%之间。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使用方法,其中,所述剥离清洗剂组合物的用量为10mg/L~50mg/L。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使用方法,其中,所述剥离清洗剂组合物的用量为10mg/L~30mg/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9010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