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环形队列数据存储方法和智能网关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3611.3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5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陆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百旺金赋电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2 | 分类号: | G06F12/02;G06F3/06;H04L12/6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1109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450046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环形队列数据存储方法和智能网关,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存储器中建立一个数据缓冲区,在该数据缓冲区中设置两个环形队列,所述两个环形队列分别为索引环形队列和数据环形队列;其次,进行数据的处理流程,包括数据的删除、读取、插入、恢复以及未处理数据的统计。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所述方法的智能网关。本发明采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建立双环队列存储数据,通过在未写入数据的数据块中写入数据,而不是对原数据块进行擦除后再写入,可以大大减少存储器擦写的次数,提高存储器的使用寿命,简化多个任务的共享数据存储难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队列 数据 存储 方法 智能 网关 | ||
【主权项】:
一种双环形队列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在存储器中建立一个数据缓冲区,在该数据缓冲区中设置两个环形队列,所述两个环形队列分别为索引环形队列和数据环形队列 :索引环形队列用于存储数据索引,设置一个写向量 WI、一个读向量 RI、一个删除向量 EI、一个存储数据长度的数组、一个存储数据索引的指针数组以及数据环形队列的起始地址和结束地址,并对索引环形队列进行初始化 ;数据环形队列用于存储索引环形队列中每个索引对应的数据;其次,进行数据的处理流程,包括数据的删除、读取、插入、恢复以及未处理数据的统计,其中数据的删除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1 :如果删除向量 EI 等于读向量 RI,则返回失败,否则,删除向量 EI 加 1,对数据环形队列最大长度取余 ;步骤 2 :结束删除数据 ;数据的读取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1 :如果数据环形队列为空,则返回失败,否则,拷贝数据到缓冲区 ;步骤 2 :读向量 RI 加 1,对数据环形队列最大长度取余 ;步骤 3 :结束读取数据 ;数据的插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1 :若对写向量加 1 并对数据环形队列最大长度取余后的值等于删除向量,则返回失败,否则,获取数据环形队列的写入地址和删除地址,若写入数据后写入地址越界且数据环形队列的起始地址加上数据长度后不超过删除地址,数据环形队列的写入地址回滚为数据环形队列的起始地址 ;步骤 2 :数据拷贝到数据环形队列写入地址处 ;步骤 3 :把所述数据的长度保存在索引环形队列的数据长度数组中 ;步骤 4 :写向量加 1,并对数据环形队列最大长度取余 ;步骤 5 :更新数据环形队列写入地址,并保存在索引环形队列指针数组中 ;步骤 6 :结束插入数据 ;数据的恢复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 1 :若删除向量 EI 等于读向量 RI,则返回失败,否则读向量 RI 减 1,加数据环形队列最大长度,对数据环形队列最大长度取余 ;步骤 2 :结束恢复数据 ;未处理数据的统计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 1 :设置变量 n 等于写向量 WI 减去删除向量 EI ;步骤 2 :若 n 大于 0,返回 n 的值,否则设置 n 等于 n 加上数据环形队列最大长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百旺金赋电脑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百旺金赋电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0361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