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平台的非标准建筑围护构件数控加工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9471.0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2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孙澄;杨阳;夏楠;曲大刚;杨子孚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李涛 |
地址: | 150006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BIM平台的非标准建筑围护构件数控加工预处理方法,通过建筑几何形态预处理,建筑构件单元深化设计,加工数据处理和输出三个步骤,解决了非标准形态建筑围护构件数控加工过程中各子流程间信息损失的问题,以及非标准构件二维详图和三维模型间的关联转换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平台 非标准 建筑 围护 构件 数控 加工 预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BIM平台的非标准建筑围护构件数控加工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筑几何形态预处理(1)分割形体表面:主要采用UV结构线分割法,在Revit或Grasshopper平台中输入设定的格网横向和纵向的格数或格线距离后,利用UV分割功能以双向结构线网格将曲面形体自动分割,随后可通过调整网格的对齐方式、旋转角度和偏移量进一步修改;(2)制作构件单元:在BIM平台中,以族的形式创建构件单元,其创建流程为初步设置、创建族构架、定义族类型、创建几何体、将几何体约束于参照平面、设置可见性参数、保存新建族并载入项目更新和测试。将建筑围护构件的族类型定义为幕墙嵌板类,令样板中平面和立面的参照平面与项目中的“幕墙网格”发生自动关联,基于样板设置,将构成嵌板的几何图形外围轮廓线锁定在立面的4个参照平面(左、右、顶部和底部)上;(3)将构件单元嵌入曲面网格:将前一步制作的嵌板构件按照自适应点的编号顺序逆时针附着于曲面网格节点之上,再通过“重复”功能实现批量嵌入,根据自适应点对参考线等几何图元的自动跟随性能,使族构件智能地随形体或形体表面网格的变化而自动适应;(4)二维关联展开构件单元:在Revit或Grasshopper平台中通过自适应功能的报告参数和公式中的的变量和条件语句进行驱动,实现构件的二维关联展开;步骤二、建筑构件单元深化设计(1)设计构件单元细部和附加材质信息:从“材质浏览器”或“材质编辑器”中创建材质,对几何形式的嵌板单元附加材料属性;(2)确定构件单元的加工边界:在详图深化过程中,基于以“族群”为技术特点的Revit平台对所有轮廓线即加工边界线进行确认和拾取;在框选所有可视对象的情况下,采用Revit图元隔离功能将相同族类型的图元单独显示,结合正投影的工作视图即确定加工轮廓,直接导出DWG文件用于平面绘制深化;(3)标注构件单元的加工信息:将内嵌单元嵌板构件族中的尺寸标注中各个报告参数的公式关系设为与实际构件尺寸相同,得到与构建联动变化的尺寸标注;步骤三、加工数据处理和输出(1)分类成组构件单元:在预先定义各个类型名称之后,通过嵌套族的方式将带有附着属性的不同材料组成部分进行区分,使用过滤功能分离并分批保留在新建的视图界面中;(2)初步排版套料:首先在AutoCAD中将板材根据图纸尺寸按1∶1比例绘制,然后利用该DWG图形文件处理生成相应的单切程序,再把这些单切程序在固定规格的板材上排列生成数切程序,并将数切程序输入切割机,以便于实现自动化切割;(3)关联输出构件单元的加工数据:首先导出包含加工轮廓线的图纸文件,然后采用Revit平台下的图元与建筑信息绑定功能辅助统计各类属性信息,实现构件信息统计明细表与图纸文件的同期输出;最终输出的加工文件包括构件的二维排样图纸及全部构件单元的信息明细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0947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滚轮健身器
- 下一篇:一种数据库数据核算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