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MCFC电化学法捕集IGCC系统中CO2的复合动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15411.X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6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段立强;孙思宇;杨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K23/12 | 分类号: | F01K23/12;F02C6/00;F01K27/00;H01M8/04;H01M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张文宝 |
地址: | 102206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复合动力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MCFC电化学法捕集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中CO2的复合动力系统。所述复合动力系统由深冷空分单元、煤气化及净化单元、燃气轮机、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余热锅炉及汽轮机单元、CO2回收单元组成,实现IGCC系统低CO2排放。MCFC的后燃室采用富氧燃烧,其产物只有CO2和水蒸汽,可以实现低能耗回收CO2;本发明充分利用MCFC电化学法低能耗聚碳的优势,从而使IGCC系统在回收CO2的同时仍保持较高的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mcfc 电化学 法捕集 igcc 系统 co sub 复合 动力 | ||
【主权项】:
基于MCFC电化学法捕集IGCC系统中CO2的复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深冷空分单元(1)的氧气出口与第一分离器(10)入口连接,第一分离器(10)的出口端分为两路,一路与第一氧压机(11)串联后接入气化炉(2),再依次与煤气冷却器(3)、除尘单元(4)、酸气脱除单元(5)、煤气膨胀机(6)串联后接入燃气轮机的燃烧室(8),另一路与第二氧压机(13)串联后接入后燃室(19);深冷空分单元(1)的氮气出口与氮压机(12)串联后进入燃气轮机的燃烧室(8);空压机(7)出口的高压空气分为两路,一路进入燃烧室(8)参与燃烧,另一路进入燃气透平(9)用于冷却透平叶片温度;燃气透平(9)出口接入MCFC电池堆(16)的阴极,MCFC电池堆(16)的阴极出口与余热锅炉及汽轮机单元(20)连接;MCFC电池堆(16)的阳极排气端与第二分离器(18)的入口端连接,第二分离器(18)的出口端分两路,一路与混合器(14)的入口端连接,再通过串联预重整器(15)接入MCFC电池堆(16)的阳极入口,另一路接入后燃室(19);后燃室(19)的出口与余热锅炉及汽轮机单元(20)连接,余热锅炉及汽轮机单元(20)的出口端与第三分离器(21)连接后分为两路,一路接入后燃室(19)用于控制其出口温度,另一路依次串联冷凝器(22)和二氧化碳压缩液化单元(23);余热锅炉及汽轮机单元(19)的水出口接入煤气冷却器(3),换热后成为高压蒸汽通过蒸汽管道接回余热锅炉及汽轮机单元(1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1541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尾气净化系统
- 下一篇:喷爆击发式蒸汽发电系统
- 用常压MCFC回收燃气轮机排气中CO<sub>2</sub>的复合动力系统
- 用两级常压MCFC回收燃气轮机排气中CO<sub>2</sub>的复合动力系统
- 基于MCFC电化学法捕集IGCC系统中CO<sub>2</sub>的复合动力系统
- 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电极材料素坯的回收方法
- 其中形成有基于氧化物的电解质传输阻挡层的用于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衬垫
- 具有燃料电池二氧化碳捕集的加压流化床燃烧器
- 用于生产5-(烷氧基羰基)呋喃-2-甲酸(ACFC)的氧化方法
- MCFC循环回路燃料电池-生物质气-煤粉耦合并合成氨的生物质燃气锅炉改造方法
- 一种集成太阳能和MCFC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复合发电系统
- 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