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洞试验用水下航行体可调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19268.1 | 申请日: | 2014-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5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彪;刘涛涛;王国玉;熊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洞实验用多自由度水下航行体驱动系统,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海洋船舶与水下航行器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航行体试验模型、支架系统和动力装置;该系统可实现整体俯仰运动的同时,还能够保证空化器及尾翼精确旋转运动;并可实现整体、空化器及尾翼的旋转速度的改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验 水下 航行 可调 驱动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水洞试验用水下航行体可调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航行体试验模型、支架系统和动力装置;所述航行体试验模型包括空化器(1)、转动副连接杆(2)、导流罩(3)、锥柱段(4)、尾翼(5)、尾翼支撑杆(6)、动力传动线固定销(17)、尾翼连接销(18)以及尾翼固定销(19);所述空化器(1)为锥形圆盘,在锥头小圆端面上对称开设两个通孔;所述转动副连接杆(2)由底座、连接杆以及一套螺栓螺母组成;底座为“凸”型结构,“凸”型端修圆且侧面上开设一个通孔;连接杆为“凹”形结构,在对称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设一个通孔,两个通孔与底座上开设的通孔在同一直线上;在“凹”形结构底侧中心伸出一个螺纹直杆;所述导流罩(3)为锥形圆盘,其从大圆端面沿轴线方向5/6置空;小圆端面中心处开有一螺纹孔,以螺纹孔为中心,对称开设两个通孔,通孔的大小、位置与空化器(1)的两个通孔匹配;所述锥柱段(4)前段为圆锥形,头部为平头,后段为空心圆柱形;前段内部从底部向头部沿轴线方向17/18置空;平头面中心开有一个螺纹孔,以螺纹孔为中心,对称开设两个通孔;螺纹孔、两通孔与导流罩(3)上的孔相匹配;圆锥形周面均匀开设若干小孔,便于通气;后段为空心圆柱形,其中远离圆锥形的一端内部开设有螺纹;所述尾翼(5)为一等腰直三棱柱,分为大小两部分;小翼的等腰侧面开有一光孔,用于连接尾翼固定销(19),另一等腰侧面开有沉头螺纹孔;沉头螺纹孔的直径小于尾翼固定销(19)的直径,光孔与沉头螺纹孔相通且轴线重合;在沉头螺纹孔两边分别开有一光孔;在两个光孔之间另开设有一个螺纹孔;在底面靠近用于连接尾翼固定销(19)的小翼光孔处开有一矩形槽;小翼的非等腰侧面开设一个螺纹孔,螺纹孔与矩形槽相连通;大翼的等腰侧面开有两个光孔,光孔间开有一个沉头螺纹通孔,光孔和沉头螺纹通孔与小翼上的光孔和螺纹孔相匹配;所述尾翼支撑杆(6)为部分中空圆柱体,在圆柱体端面对称设置两个通孔;圆柱体直径沿轴向分两级变化,依直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定义为一级杆和二级杆;一级杆为中空外螺纹杆;二级杆为部分中空圆柱体,周面在与两个对称通孔圆心连线垂直方向沿轴向对称切出两个矩形平面;矩形平面的几何中心处开有通孔,用于连接尾翼固定销(19);在矩形平面上通孔与远离一级杆的一端之间固定有两个“L型”卡槽,两个卡槽内部上下对称位置分别开有通孔,用于固定动力传动线(16);二级杆不连通部分位于圆柱体内部通孔与远离一级杆的一端之间;不连通部分上对称开设两个孔,一个为螺纹孔一个为通孔;所述尾翼固定销(19)为圆柱形直杆,两端分别开有螺纹孔,周面靠近端部处上下对称位置沿圆柱形直杆轴线上分别开有一个螺纹孔,该螺纹孔与小翼的非等腰侧面上的螺纹孔相匹配;所述支架系统包括动力传动线固定杆(7)、悬架支杆(8)、动力传动线固定翼(9)、托盘(10)以及长托板(12)、短托板(13);所述动力传动线固定杆(7)为偏心中空圆柱形直杆,其圆柱直径沿轴向分五级变化,依直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定义为一级杆、二级杆、三级杆和四级杆;其中三级杆分为两部分,分别位于四级杆两侧;一级杆顶端开设螺纹孔,螺纹孔与偏心通孔对称布置;四级杆侧面均匀固定四个长细圆柱形中空套筒;三级杆中远离一级杆的部分,端面均匀布置四个螺纹孔,在与偏心通孔同轴处伸出一中空螺纹杆,中空直径与偏心通孔直径一致;所述悬架支杆(8)一端为圆盘,圆盘偏心位置开有一通孔,通孔的直径大于动力传动线固定杆(7)上中空螺纹杆的直径;圆盘上均匀开有四个螺纹孔;另一端为方形直板,直板上开有6个通孔;靠近圆盘的前两个通孔间固定一底座,底座的结构与转动副连接杆底座相同,用于连接动力传动线固定翼(9);所述动力传动线固定翼(9)为naca系列翼型,翼型端面开有7个通孔,其中远离翼型前缘的6个通孔与悬架支杆(8)上的通孔相对应;在与悬架支杆(8)底座相同位置的两个通孔间伸出一凹槽方形连接杆,凹槽方形连接杆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悬架支杆(8);与凹槽方形连接杆对称处开设螺纹孔;所述托盘(10)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位于实验段内部,整体为圆盘状,中心处开有翼型槽,槽内开有一螺纹通孔,螺纹通孔的位置与动力传动线固定翼(9)上的螺纹孔相对应;翼型槽两侧对称开有四个螺纹孔;下部分位于实验段外部,下部分托盘中心处开有矩形槽以及两个螺纹孔;以矩形槽为中心,对称开设四个螺纹孔,四个螺纹孔与上部分的螺纹孔位置相对应;连接关系:转动副连接杆(2)底座方形端固定在空化器(1)小圆端面中心处,“凸”型端通过螺栓螺母与连接杆“凹槽”进行连接,连接杆螺纹直杆依次将导流罩(3)与锥柱段(4)进行连接,安装时保证空化器(1)、导流罩(3)以及锥柱段(4)上开设的对称通孔位于一条直线上;两个动力传动线固定销(17)部分插入尾翼支撑杆(6)的一级杆环面上开设的两个通孔中;尾翼支撑杆(6)的一级杆通过螺纹与锥柱段后段相连;尾翼固定销(19)插入尾翼支撑杆(6)上切出的矩形平面中开设的通孔,安装时保证两端伸出部分相同且周面上开设的两个螺纹孔位于上下部分;两端伸出部分分别与尾翼(5)的小翼上开设的和沉头螺纹孔同轴的光孔相连,通过螺钉锁死,防止小翼与尾翼固定销(19)发生相对平动;小翼非等腰侧面开设的螺纹孔通过螺钉与尾翼固定销(19)相连,防止小翼与尾翼固定销(19)发生相对转动;两个尾翼连接销(18)的一半分别插入小翼上开设的两个尺寸较小的光孔中,另一部分插入大翼上开设的两个光孔中,防止小翼和大翼发生相对转动,再通过螺钉将小翼与大翼锁死,防止两者发生相对平动;动力传动线固定杆(7)一级杆部分通过螺钉与尾翼支撑杆(6)内部不连通部分上开设的螺纹孔固定,三级杆中远离一级杆部分通过螺钉与悬架支杆(8)盘状面相连;动力传动线固定翼(9)上伸出的凹槽方形连接杆通过一套螺栓螺母与悬架支杆(8)中的方形直板上开设的底座进行铰接;动力传动线固定翼(9)开设螺纹孔端插入实验段内部托盘(10)中,通过螺钉与水洞实验段下面板(11)固定;实验段内部托盘与外部托盘通过螺钉固定在水洞实验段下面板(11)上,安装时保证动力传动线固定翼(9)开设的7个通孔位于实验段外部托盘上开设矩形槽内;长托板(12)通过螺钉竖直固定在实验段外部托盘(10)上,短托板(13)水平固定在长托板(12)上;减速器(14)与电机(15)通过螺钉固定后分别安装在短托板(13)上;所述尾翼连接销(18)为标准件销,两端修圆;所述动力传动线固定销(17)为圆柱形空心直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1926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力学试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轴全时轮式车辆底盘功率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