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液溶解槽排气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3548.X | 申请日: | 2014-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3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康仙陵;梁斌;龚辛;段启坤;张劲松;单晓飞;于建仁;张嘉;周兵;王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6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液溶解槽排气回收装置,溶解槽排气管分别与溶解槽排气口、旋风分离器进气口相连,喷淋水泵进水管分别与绿液溶解槽上的绿液出口、喷淋水泵相连,变频电机分别与喷淋水泵、变频器相连,喷淋水管分别与旋风分离器、喷淋水泵相连,绿液管与绿液溶解槽上的绿液进口相连,绿液管与旋风分离器上的绿液出口相连,旋风分离器排气管连接旋风分离器排气管出口和雾沫分离器进口,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旋风分离器排气管、温度显示/控制单元相连,凝结水管分别与凝结水进口、凝结水出口相连,雾沫分离器排气管分别与雾沫分离器排气口、排气引风机相连。结构简单,节水节能,有效回收有害气体,改善生产操环境,减轻钢构厂房受力构件的腐蚀。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解 排气 回收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绿液溶解槽排气回收装置,它包括绿液溶解槽(1)、旋风分离器(3)、雾沫分离器(4)、排气引风机(5)、雾沫分离器排气管(8)、引风机排气管(9)、喷淋水泵进水管(10)、喷淋水管(11)、绿液管(12)、凝结水管(13)、温度传感器(14‑1),其特征在于:绿液溶解槽(1)上设有第一溶解槽排气口(1‑1)、第二绿液出口(1‑2)、第三绿液进口(1‑3)、第四凝结水进口(1‑4),溶解槽排气管(6)分别与第一溶解槽排气口(1‑1)、第一旋风分离器进气口(3-1)相连,溶解槽排气管(6)中设有三层洗尘、降温用排气管喷淋头(6‑1),喷淋水泵进水管(10)分别与绿液溶解槽(1)上的第二绿液出口(1‑2)、喷淋水泵(2)相连,变频电机(2-1)分别与喷淋水泵(2)、变频器(2‑2)相连,变频器(2‑2)与温度显示/控制单元(15‑1)相连,喷淋水管(11)分别与旋风分离器(3)、喷淋水泵(2)相连,绿液管(12)与绿液溶解槽(1)上的第三绿液进口(1‑3)相连,绿液管(12)与旋风分离器(3)上的第三绿液出口(3‑3)相连,旋风分离器排气管(7)连接第二旋风分离器排气管出口(3‑2)和雾沫分离器进口(4‑1),温度传感器(14‑1)分别与旋风分离器排气管(7)、温度显示/控制单元(15‑1)相连,压力变送器(14‑2)分别与溶解槽排气管(6)、压力显示/控制单元(15‑2)相连,凝结水管(13)分别与第四凝结水进口(1‑4)、凝结水出口(4‑3)相连,雾沫分离器(4)上设有雾沫分离器进气口(4‑1)、雾沫分离器排气口(4‑2)、凝结水出口(4‑3),雾沫分离器排气管(8)分别与雾沫分离器排气口(4‑2)、排气引风机(5)相连,排气引风机排气管(9)连接接引风机(5)和燃烧炉,变频电机(5‑1)分别与变频器(5‑2)、压力显示/控制单元(15‑2)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23548.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玻璃态膜分离-吸收工艺的油气回收装置
- 下一篇:水雾除尘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