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豆丹室内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7657.9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5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夏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海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豆丹室内养殖方法,包括(1)建养殖池室内砌水泥池,池底布水管,布水管与外部接一供水池连接;装细沙,铺塑料薄膜;(2)插枝放虫剪取刺槐嫩枝穿透塑料薄膜插入细沙中,将刚孵化的幼虫转移到刺槐枝上饲喂换枝;(3)眠期管理豆天蛾幼虫眠起后及时喂叶并扩座,定时除沙除沙、清洗、消毒;(4)捕捉销售幼虫进入5龄后可以捕捉,上市销售;(5)留种留种的豆丹一直饲喂到其自行坠落到薄膜上;本发明优点是1.用湿细沙为离体刺槐枝提供水分,有效延长其保鲜周期,降低了养殖工作量;2.避免了天敌和恶劣天气对豆丹的伤害,有效提高了存活率和产量;3.除沙、消毒方便;4、能够实现全年候的豆丹养殖。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养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豆丹室内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建养殖池:室内砌水泥池,宽1‑1.5m,长度不限,一个房间内可以做成多排,做好防渗漏处理;池壁高30cm,池底中间纵向布一根PVC布水管,管径32‑50mm,管上对侧水平钻孔,孔径2‑5mm,孔间距20‑30cm;布水管与外部接一供水池连接,用自动液位控制器使供水池池内水面始终维持在比养殖池底高;布好管后,在养殖池内装细沙,细沙上铺一整张塑料薄膜;(2)插枝放虫:控制室温15‑30℃,湿度50‑85%,剪取60‑100cm长刺槐嫩枝,穿透塑料薄膜插入细沙中,直到池底;各枝间行距35‑45cm,株距4‑8cm,使枝叶相互接触;用无纺布条将刚孵化的幼虫转移到刺槐枝上饲喂;24小时换枝一次;养殖密度为500‑1000条/枝,以下一次换枝时吃光或略少为宜;换枝时在行间插入新枝即可,插入新枝后抽出上次吃光的旧枝;(3)眠期管理:豆天蛾幼虫入眠时身体变粗,头壳下坠,此时注意开窗通风,并减少喂叶,促其整齐入眠,眠起后及时喂叶并扩座;抽旧枝时,发现迟眠幼虫则集中另外管理;定时除沙,并且于换叶前进行;将旧枝连同豆丹移到其他空养殖池中,揭起薄膜,除沙、清洗、消毒;(4)捕捉销售:幼虫进入5龄后可以捕捉,上市销售;(5)留种:留种的豆丹一直饲喂到其自行坠落到薄膜上;每隔一段时间巡视一次,将坠落的老熟豆丹捡起,采取合适的方式越冬保藏,作为第二年养殖用的种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海工学院,未经淮海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2765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养殖大水面诱捕团头鲂鱼装置
- 下一篇:血管发生的快速体内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