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吡蚜酮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8229.8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4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卢忠利;张宗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A01N25/04 | 分类号: | A01N25/04;A01N43/707;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农药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吡蚜酮水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pH为6.0~8.0,由5%~35%吡蚜酮原药、5%~30%分散剂、1%~5%润湿剂、0.01%~5%增稠剂、0.1%~3%消泡剂、1%~10%防冻剂、0~5%pH调节剂、水组成,以上配比为质量百分比,物料之和为100%;本方法制备的吡蚜酮悬浮剂粘度低、倾倒性、悬浮率、低温稳定性、热贮稳定性都符合悬浮剂标准,制剂药效好。 | ||
搜索关键词: | 吡蚜酮 悬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吡蚜酮悬浮剂,pH为6.0~8.0,其特征在于由5%~35%吡蚜酮原药、5%~30%分散剂、1%~5%润湿剂、0.01%~5%增稠剂、0.1%~3%消泡剂、1%~10%防冻剂、0~5%pH调节剂、水组成,以上配比为质量百分比,物料之和为100%;所述的分散剂为一种四元共聚物分散剂,其特征在于由30%~60%不饱和聚醚、10%~40%甲基丙烯酸羟乙酯、5%~15%苯乙烯、5%~15%苯乙烯磺酸钠共聚而成,以上配比为质量百分比,四者之和为100%,共聚物的数均相对分子量为5000~50000;所述的不饱和聚醚为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其聚氧乙烯重复单元数53±4.5,即分子量为2400±200、烯丙醇聚氧乙烯醚,其聚氧乙烯重复单元数53±4.5,即分子量为2400±200中一种或两种组合;此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在带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器和滴加设备的反应釜中加入溶剂、不饱和聚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苯乙烯、苯乙烯磺酸钠,边搅拌边加热;(2)当温度升至75℃~95℃,滴加引发剂溶液,滴加时间0.5h~2h,滴加完毕保温反应1h~5h;(3)冷却至室温,用碱调节pH为5.0~8.0;所述溶剂为水、乙醚、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用量要使反应溶液浓度在20%~40%,乙醚、乙醇总体占溶剂的10%~40%;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盐,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5%~6.0%;所述的碱为三乙醇胺等有机碱、氢氧化钠等无机碱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的润湿剂为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α‑烯基磺酸钠、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的增稠剂为黄原胶、硅酸镁铝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所述的消泡剂为有机硅类、含氟化合物、低碳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尿素、丙三醇、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的pH调节剂为有机酸、有机碱、无机酸、无机碱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吡蚜酮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配方中的配比,将水、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防冻剂、pH调节剂依次投入到高速剪切釜中,搅拌剪切均匀,加入吡蚜酮原药剪切均匀,然后将物料吸入砂磨机中进行砂磨,砂磨1h~3h,检测粒径D[50]小于5微米,出料,消泡剂视起泡情况在过程中分批加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未经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2822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