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楼宇废水循环利用装置的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0222.X | 申请日: | 2014-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0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蒋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迪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9/12 | 分类号: | G05D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楼宇废水循环利用装置的控制电路,涉及到一种废水利用的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制电路和分路控制电路,分路控制电路由分路工作电源、比较电路和驱动输出电路组成;主控制电路由电源电路、信号输入电路、水位控制电路、压力调节电路、分路停止电路和多路执行电路组成,多路执行电路中:由偏置电阻a、双向可控硅a、继电器c、低压供电端a和控制回路端a构成分路停止执行电路,由驱动电阻a、双向可控硅b、控制回路端b、驱动电阻b、三极管b、钳位二极管a、继电器a和控制输出端a构成压力调节执行电路,由驱动电阻c、三极管c、钳位二极管b、继电器b和控制输出端b构成水位控制执行电路。本发明使楼宇废水循环利用装置顺利进行清水回收。 | ||
搜索关键词: | 楼宇 废水 循环 利用 装置 控制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楼宇废水循环利用装置的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制电路和分路控制电路,其特征是分路控制电路由分路工作电源、比较电路和驱动输出电路组成;主控制电路由电源电路、信号输入电路、水位控制电路、压力调节电路、分路停止电路和多路执行电路组成,其中,电源电路由电源的相线输入端(L1)、电源的零线输入端(N1)、整流变压器(TC)、整流二极管a(V1)、整流二极管b(V2)、滤波电容器a(C1)、稳压集成块a(IC1)和滤波电容器b(C2)构成;信号输入电路由上限压力信号端(S1)、下限压力信号端(S2)、高水位信号端a(S4)、低水位信号端a(S5)、高水位信号端b(S7)和低水位信号端b(S8)构成;水位控制电路由非门f(IC9)、隔离电阻f(R13)、与非门c(IC10)、隔离电阻g(R16)、隔离二极管g(V15)、隔离二极管h(V16)及与非门d(IC11)构成;压力调节电路由隔离电阻a(R4)、隔离二极管c(V6)、非门b(IC3)、隔离电阻b(R5)、隔离二极管e(V8)、非门c(IC4)、隔离二极管d(V7)、非门d(IC5)、隔离电阻c(R8)、非门e(IC6)、隔离电阻d(R9)、与非门a(IC7)、隔离电阻e(R10)、隔离二极管f(V10)及与非门b(IC8)构成;分路停止电路由非门a(IC2)、隔离二极管a(V3)、隔离二极管b(V4)、偏置电阻b(R3)、三极管a(VT1)和自锁电阻a(R1)构成;多路执行电路中:由偏置电阻a(R2)、双向可控硅a(VS1)、继电器c、低压供电端a(L4)和控制回路端a(L5)构成分路停止执行电路,由驱动电阻a(R6)、双向可控硅b(VS2)、控制回路端b(L7)、驱动电阻b(R11)、三极管b(VT2)、钳位二极管a(V9)、继电器a和控制输出端a(L2)构成压力调节执行电路,由驱动电阻c(R17)、三极管c(VT3)、钳位二极管b(V14)、继电器b和控制输出端b(L3)构成水位控制执行电路;整流变压器(TC)的初级线圈有线端a(1)和线端b(2)接出,线端b(2)连接到电源的相线输入端(L1),线端a(1)连接到电源的零线输入端(N1),整流变压器(TC)的次级线圈有三组,三组线圈互相串联,三组线圈自上而下依次有线端c(3)、线端d(4)、线端e(5)和线端f(6)接出,线端e(5)为线端d(4)和线端f(6)的中心抽头,线端c(3)和线端e(5)构成低压交流电源的出线端,线端e(5)连接到地线,线端d(4)连接到整流二极管a(V1)的阳极,线端f(6)连接到整流二极管b(V2)的阳极,整流二极管a(V1)的阴极和整流二极管b(V2)的阴极连接到滤波电容器a(C1)的正极和稳压集成块a(IC1)的输入端,滤波电容器a(C1)的负极、稳压集成块a(IC1)的负极和滤波电容器b(C2)的负极连接后构成地线,稳压集成块a(IC1)的输出端与滤波电容器b(C2)的正极连接后构成第一直流工作电源(Va);高水位信号端a(S4)连接到隔离二极管g(V15)的阳极和隔离二极管h(V16)的阳极,高水位信号端b(S7)连接到非门f(IC9)的输入端,非门f(IC9)的输出端连接到隔离电阻f(R13)的第一脚,隔离电阻f(R13)的第二脚连接到隔离二极管h(V16)的阴极及与非门d(IC11)的第一输入端;低水位信号端b(S8)连接到与非门c(IC10)的第一输入端,与非门c(IC10)的输出端连接到隔离电阻g(R16)的第一脚,隔离电阻g(R16)的第二脚连接到隔离二极管g(V15)的阴极及与非门d(IC11)的第二输入端,与非门d(IC11)的输出端连接到与非门c(IC10)的第二输入端和驱动电阻c(R17)的第一脚,驱动电阻c(R17)的第二脚连接到三极管c(VT3)的基极,三极管c(VT3)的发射极连接到地线,三极管c(VT3)的集电极连接到钳位二极管b(V14)的阳极和继电器b的线圈输出端,钳位二极管b(V14)的阴极和继电器b的线圈输入端连接到第一直流工作电源(Va),继电器b的开关输入端连接到电源的相线输入端(L1),继电器b的开关输出端连接到控制输出端b(L3);上限压力信号端(S1)连接到隔离二极管f(V10)的阳极和隔离电阻a(R4)的第一脚,隔离电阻a(R4)的第二脚连接到隔离二极管c(V6)的阳极;下限压力信号端(S2)连接到非门d(IC5)的输入端和隔离二极管e(V8)的阳极,隔离二极管e(V8)的阴极连接到隔离电阻b(R5)的第二脚及非门c(IC4)的输入端,非门c(IC4)的输出端连接到隔离二极管d(V7)的阳极,隔离二极管d(V7)的阴极和隔离二极管c(V6)的阴极连接到驱动电阻a(R6)的第一脚和非门b(IC3)的输入端,非门b(IC3)的输出端连接到隔离电阻b(R5)的第一脚;驱动电阻a(R6)的第二脚连接到双向可控硅b(VS2)的控制极,双向可控硅b(VS2)的阴极连接到地线,双向可控硅b(VS2)的阳极连接到控制回路端b(L7);非门d(IC5)的输出端连接到隔离电阻c(R8)的第一脚;低水位信号端a(S5)连接到非门e(IC6)的输入端及与非门a(IC7)的第一输入端,非门e(IC6)的输出端连接到隔离电阻d(R9)的第一脚,隔离电阻d(R9)的第二脚连接到与非门b(IC8)的第一输入端和隔离电阻c(R8)的第二脚;与非门b(IC8)的输出端连接到驱动电阻b(R11)的第一脚及与非门a(IC7)的第二输入端,与非门a(IC7)的输出端连接到隔离电阻e(R10)的第一脚,隔离电阻e(R10)的第二脚连接到与非门b(IC8)的第二输入端和隔离二极管f(V10)的阴极;驱动电阻b(R11)的第二脚连接到三极管b(VT2)的基极,三极管b(VT2)的发射极连接到地线,三极管b(VT2)的集电极连接到钳位二极管a(V9)的阳极和继电器a的线圈输出端,钳位二极管a(V9)的阴极和继电器a的线圈输入端连接到第一直流工作电源(Va),继电器a的开关输入端连接到电源的相线输入端(L1),继电器a的开关输出端连接到控制输出端a(L2);非门a(IC2)的输入端和自锁电阻a(R1)的第一脚连接到高水位信号端a(S4),非门a(IC2)的输出端连接到隔离二极管a(V3)的阳极,隔离二极管a(V3)的阴极连接到隔离二极管b(V4)的阴极和偏置电阻b(R3)的第一脚,隔离二极管b(V4)的阳极连接到非门f(IC9)的输出端;偏置电阻b(R3)的第二脚连接到三极管a(VT1)的基极,三极管a(VT1)的发射极连接到地线,三极管a(VT1)的集电极连接到自锁电阻a(R1)的第二脚、偏置电阻a(R2)的第一脚和双向可控硅a(VS1)的控制极,偏置电阻a(R2)的第二脚连接到第一直流工作电源(Va),双向可控硅a(VS1)的阴极连接到地线,双向可控硅a(VS1)的阳极连接到继电器c的线圈输出端,继电器c的线圈输入端和继电器c常闭触点的输入端连接到整流变压器(TC)的线端c(3),继电器c常闭触点的输出端连接到低压供电端a(L4),控制回路端a(L5)连接到地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迪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衢州迪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3022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展示柜
- 下一篇:数据过滤方法和数据过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