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稀疏分解的音频噪声实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8721.3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0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甘涛;何艳敏;黄晓革;兰刚;周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L21/0224 | 分类号: | G10L21/0224;G10L21/0308;G10L25/84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51203 | 代理人: | 李明光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稀疏分解的音频噪声实时检测方法,用于对音频流进行实时噪声检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接收前N帧音频帧,构建初始原子库;然后对第N帧之后的每一音频帧进行静音判断、第一次稀疏分解、第二次稀疏分解,并采用帧计数器对音频帧进行循环计数,每当帧计数器计数到达N后,进行一次噪声判定,同时将帧计数器置零。本发明能够检测音频中各种类型的噪声,如白噪声、粉红噪声、高频信道噪声等,当信号和噪声同时存在时,也能够检测出信号被噪声所覆盖而导致音频内容模糊不清,无法正常收听的情况;同时,该检测方法算法简单、处理快速,能够广泛应用于音频信号的实时监测,如广播、电视信号监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稀疏 分解 音频 噪声 实时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稀疏分解的音频噪声实时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初始原子库:S11.初始化原子库D1和D2为空,并设定原子库的大小为N,N为1秒内音频帧总帧数;S12.对接收到的前N帧音频帧,将每一帧数据排列成一列矢量,归一化后作为一个原子同时加入到原子库D1和D2中,从而完成初始原子库的构建;对第N帧之后的每一帧音频帧,进行如下处理:S2.接收一帧音频帧,将其样本数据排列成一列矢量;设定初始值为0的帧计数器,每接收一音频帧,帧计数器加1;S3.静音判断:计算当前音频帧的能量;若帧能量小于设定的静音门限,则转到步骤S6;S4.第一次稀疏分解:S41.稀疏分解:在原子库D1下,对当前音频帧y进行稀疏分解,即求解如下最优化问题:且满足||x||0≤L1其中,||·||2和||·||0分别表示2范数和0范数算子,L1为设定的第一次稀疏分解的稀疏度,1≤L1≤3;S42.计算余量信号R1:R1=y-D1x1*]]>R1将在步骤S5作为第二次稀疏分解的输入信号;S43.更新原子库D1:将y归一化后,加入到D1中并删除D1中与当前帧时间相隔最远的音频帧所对应的原子;S5.第二次稀疏分解:S51.稀疏分解:在原子库D2下,对余量信号R1进行稀疏分解,即求解如下最优化问题:且满足||x||0≤L2其中,L2为设定的第二次稀疏分解的稀疏度,5≤L2≤10;S52.计算余量信号R2:R2=R1-D2x2*]]>S53.计算余量成分t:t=||R2||22||R1||22]]>S54.更新原子库D2:将R1归一化后,加入到D2中并删除D2中与当前帧时间相隔最远的音频帧所对应的原子;S6.若帧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小于N,则转到步骤S2,接收处理下一音频帧;否则转到步骤S7进行噪声判定,同时将帧计数器置零;S7.噪声判定:设参与噪声判定的音频帧数目为M,M≥N,设当前音频帧为第k帧,计算第k‑M+1帧到第k帧的余量成分与其最大值的平均偏差:d=Σi=k-M+1k(tmax-ti)M]]> 其中,ti表示第i帧的余量成分,对静音帧,余量成分设为0;tmax表示ti的最大值,其中i=k‑M+1,k‑M+2,···,k;若平均偏差d小于设定的阈值Td,则判定当前音频为噪声,否则为非噪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3872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集成电路
- 下一篇: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透反式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