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降解靶向性三嵌段共聚物及制备方法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7099.2 | 申请日: | 2014-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3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冯亚凯;石长灿;任相魁;李茜;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1/00 | 分类号: | C08G81/00;C12N15/87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可降解靶向性三嵌段共聚物及制备方法及用途,一种可降解靶向性三嵌段共聚物,是由可降解环状单体共聚物、聚乙烯亚胺和CREDVW构成的共聚物;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可降解靶向性三嵌段共聚物细胞毒性低、转染率高且具有内皮细胞靶向性功能。本发明方法简单,无污染,用本发明的共聚物制备的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靶向性地携载目的基因进入血管内皮细胞。可降解靶向性三嵌段共聚物作为纳米粒的疏水核心。纳米粒表面链接大量的低分子量的PEI和适量的REDV多肽,提高了纳米粒的转染效率,降低了其细胞毒性,同时还赋予了纳米粒血管内皮细胞靶向选择功能。 | ||
搜索关键词: | 降解 靶向 三嵌段共聚物 制备 方法 用途 | ||
【主权项】:
一种可降解靶向性三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按摩尔比为100:(10‑500)的比例称取环状单体L‑丙交酯、D‑丙交酯、D,L‑丙交酯、乙交酯、ε‑己内酯、对二氧环己酮和三亚甲基环碳酸酯之两种,加入引发剂和含锡催化剂,在隔离空气的条件下,120‑155℃反应0.5‑2h,再在100‑130℃反应12‑72h,得到混合物;所述引发剂为CnH(2n+2)O2,其中10≥n≥8;所述引发剂的加入量为环状单体质量的0.16%‑8%;所述含锡催化剂的加入量为环状单体质量的0.001%‑5%;(2)将步骤(1)获得的混合物经分离提纯得到分子量为1600‑80000的可降解共聚物;(3)按比例将0.125mmol所述可降解共聚物溶于3‑8mL极性有机溶剂中得到溶液,滴加到5‑10mL浓度为0.25mM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甲苯溶液中,加入含锡催化剂,所述含锡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可降解共聚物质量的0.001%‑5%,25℃反应12‑48h;(4)在隔离空气的条件下,将步骤(3)获得的溶液滴加到8‑18mL浓度为0.25mM聚乙烯亚胺的甲苯溶液中,50‑60℃反应12‑72h;降至室温后,加入10‑100mL正己烷进行沉淀,过滤,得到白色可降解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所述聚乙烯亚胺分子量为200‑5000;(5)按比例取步骤(4)获得的可降解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0.5‑2g,溶于5‑10mL 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39‑390μL三乙胺,在‑5~0℃条件下,滴入5mL质量分数为1%‑10%的二烯丙基氨基甲酰氯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1‑2h滴加完毕,室温下反应12‑24小时,过滤,向滤液中加入5‑10mg 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和2‑5mL浓度为0.15M的CREDVW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在紫外灯波长为365nm的条件下照射10‑20min,用正己烷进行沉淀,过滤,得到可降解靶向性三嵌段共聚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4709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