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造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7013.4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8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结城研二;横山岳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庞东成;褚瑶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铸造用模具,其可同时实现沟槽宽度的扩大化和碳膜厚度的增加,并且能够实现抑制金属熔液进入沟槽内和抑制碳膜剥离等。本发明的铸造用模具1是对模具表面进行了激光加工和碳膜的覆膜处理的铸造用模具1,其特征在于,该铸造用模具具备:2个以上的沟槽2,该沟槽是通过激光加工而隔着特定间距形成的;2个以上的突起部3,该突起部在2个以上的沟槽2间呈突起状;2个以上的碳部4,该碳部通过碳膜的覆膜处理而埋设于2个以上的沟槽;使金属熔液在交替配置有突起部3与碳部4的模具表面流动,沟槽2的开口宽度为45μm以下、深度为60μm以上,对于突起部3而言,通过进行激光加工而在突起部3的顶面具有2个以上的微细沟槽5,该微细沟槽5用于降低与金属熔液的接触面积。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模具 | ||
【主权项】:
一种铸造用模具,该铸造用模具具备:2个以上的沟槽,该沟槽形成在模具的表面;2个以上的突起部,该突起部在所述2个以上的沟槽间呈突起状;和2个以上的碳部,该碳部通过在模具表面实施的碳膜的覆膜处理而埋设于所述2个以上的沟槽内,使金属熔液在交替配置有所述突起部与所述碳部的所述模具表面流动,所述铸造模具的特征在于,所述沟槽是通过激光加工而隔着特定间距形成的,所述沟槽的开口宽度为45μm以下、深度为60μm以上,在所述突起部的顶面经所述激光加工而形成有2个以上的微细沟槽,该微细沟槽用于减小所述突起部与所述金属熔液的接触面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5701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合金型材断热合成机
- 下一篇:油电流互感器取样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