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沙参中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4494.1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2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赖可思;陈水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水春;广东天海参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30 | 分类号: | A01K6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湛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沙参中培方法,属于水产品养殖技术领域,其方法分为室内水泥池中培和室外网箱池塘中培两个方面,室内水泥池中培包括水质控制、中培密度、饵料投喂、换水倒池、充气、病害防治、日常管理、中培时间等步骤,室外网箱池塘中培包括放苗前准备、投苗、投喂饵料、换水及疏苗等步骤;该方法管理方便,劳动强度较小,能提高整体幼参的质量和存活率,提升经济效益,适于在水产养殖方面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沙参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白沙参中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 室内水泥池中培a、水质控制:幼参中培用水为经沉淀池、高位砂滤池、紫外线灭菌并用棉布网袋过滤的自然海水,水质清新、无污染,利用升温系统,将水温控制在23~30℃,控制盐度为25‰~32‰,pH值为7.4~8.6,白沙参耐低氧性强,水体溶氧量维持在4 mg/L以上;b、中培密度:按幼参个体重量大小进行分类筛选,同时结合分池进行,调整幼参的中培密度,且同时对池底和附着基进行彻底的净化,中培密度控制:大规格的:2800~3000头/平方米、中等规格的:3000~3100头/平方米、小规格的:3100~3200头/平方米,其中大规格的为15万头/1000克、中等规格的为17万头/1000 克,小规格的为18万头/1000 克;c、饵料投喂:幼参中间中培阶段投喂配合饲料、底栖硅藻及马尾藻粉或鼠尾藻粉,以动物性蛋白为主,蛋白质的来源为低值贝类、小型螺类和小型甲壳类;投喂量为幼参体重的6~8%,分2次投喂;d、换水和倒池:每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30~50%,10天倒池一次,并对附着基和池进行彻底清洗消毒;e、充气:全天24小时充气增氧,气石的数量达1~4平方米一个;f、病害防治:稚参阶段主要是防止细菌感染和挠足类繁殖,细菌感染防治:严格控制进水质量,若发现细菌感染,用抗生素来消毒;挠足类杀灭:敌百虫2~3毫克/升进行杀灭, 3小时后全量换水;g、日常管理:对参苗池内水温、盐度、pH、溶解氧、氨氮进行定期监测,每周检测水质一次,根据参苗生长情况调整投饵量和换水量,每2周测量参苗体长与体重,定期记录苗种的生长情况,同时根据取样计数推算参苗的成活率;h、中培时间:在室内水泥池中培25~35天,转入室外网箱池塘中培;(2)室外网箱池塘中培a、放苗前准备:放苗前按传统养殖的清池方法,将中培池的积水排净,封闸晒池,维修堤坝、闸门,清除池底的污物杂物、丝状藻;对沉积物较厚的地方,进行翻耕曝晒,反复冲洗以促进有机物分解排出,清除土壤中的有害析出物,为有益生物的繁殖创造条件;b、投苗:将网箱固定于中培池的池塘中,清理干净,然后将幼参放入其中, 3~3.5万头/网箱;c、投饵:中培期间不投饵料,靠池塘底栖硅藻维持白沙参生长发育;d、换水及疏苗:根据潮汐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每日巡视网箱中环境变化与苗种生长情况,及时清理网箱,保持网箱内外的水流交换;待幼参生长为5~6厘米时,更换网箱,及时疏苗;e、中培时间:在网箱中培育40~50天,幼参长到10厘米以上时,即可收苗下塘养成;步骤(1)c所述的底栖硅藻质量要求为附着相对均匀,附着层呈褐色,色泽纯正,附着牢固,用海水轻轻冲洗,不脱落,无敌害生物,镜检细胞完整,色素体完好,鼠尾藻必须磨碎,粒径在20微米以下,要防止藻粉在加工、存放过程中变质;步骤(1)f所述的抗生素为青霉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水春;广东天海参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陈水春;广东天海参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6449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池塘底层水的加压喷水增氧装置
- 下一篇:悬挂式单排拦鱼电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