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辅助分闸线圈的五线圈高压永磁操动机构用控制电路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73667.6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7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林鹤云;陈亚彬;柳庆东;徐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33/666 | 分类号: | H01H33/66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辅助分闸线圈的五线圈高压永磁操动机构用控制电路及方法,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控制信号模块和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两个并联的第一储能电容C1和第二储能电容C2,以及分闸回路S1和合闸回路S2;其中,分闸回路S1和合闸回路S2之间通过第一续流二极管D1和第二续流二极管D2相互连接,第一储能电容C1和第二储能电容C2分别通过第五开关管Q5和第六开关管Q6给合闸回路和分闸回路放电。本发明简化电路结构,节省控制器开支,同时可以合理利用线圈中的残余能量,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减小储能电容放电压降,缩短储能电容充电时间。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线圈 高压 永磁 机构 控制电路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带辅助分闸线圈的五线圈高压永磁操动机构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控制信号模块和驱动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用于给储能电容充电以及为整个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压;所述控制信号模块用于接收分合闸动作指令并为驱动电路的开关管提供驱动信号;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两个并联的第一储能电容C1和第二储能电容C2,以及分闸回路S1和合闸回路S2;其中,分闸回路S1和合闸回路S2之间通过第一续流二极管D1和第二续流二极管D2相互连接,第一储能电容C1和第二储能电容C2分别通过第五开关管Q5和第六开关管Q6给合闸回路和分闸回路放电;所述分闸回路S1包括起动分闸线圈L1、与起动分闸线圈L1并联的辅助分闸线圈L2、与上述起动分闸线圈L1和辅助分闸线圈L2串联的第一驱动开关管Q1,以及主分闸线圈L4和第三驱动开关管Q3;所述合闸回路S2包括起动合闸线圈L5、第四驱动开关管Q4,以及主合闸线圈L3和第二驱动开关管Q2;所述第一驱动开关管Q1的发射极与起动分闸线圈L1和辅助分闸线圈L2的一端连接,其集电极与第五开关管Q5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Q5的集电极与第一储能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开关管Q2的发射极与主合闸线圈L3的一端连接,其集电极与第五开关管Q5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Q5的发射极与第一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起动分闸线圈L1、辅助分闸线圈L2、主合闸线圈L3和第一储能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二续流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驱动开关管Q3的发射极与主分闸线圈L4的一端连接,其集电极与第二续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四驱动开关管Q4发射极与起动合闸线圈L5的一端连接,其集电极与第二续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六开关管Q6的发射极连接;第六开关管Q6的集电极与第二储能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主分闸线圈L4、起动合闸线圈L5和第二储能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一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7366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水力割缝的冻结式石门揭煤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油井空心杆洗井温度的确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