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细凹凸结构的电解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3939.0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7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林;杨树宝;王全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3/00 | 分类号: | B23H3/00;B23H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4300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细凹凸结构的电解加工方法,属于电解加工领域。该方法利用一个带有贯穿孔和盲孔结构,且由金属层A、绝缘层和金属层B组成的模板;将工件阳极与金属层A分别与电解电源Ⅱ正、负极相连接,将工件阳极与金属层B分别与电解电源Ⅰ正、负极相连接;金属层B与工件阳极相隔一定距离,并经模板上的贯穿孔喷射电解液;接通上述两电解电源,模板向工件阳极适量进给,进行电解加工,在工件表面可得到微细凹凸结构。利用本发明加工微细凹凸结构,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安装方便,且模板制作简单、可以重复使用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细 凹凸 结构 电解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微细凹凸结构的电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a)制作带有贯穿孔和盲孔结构,且由金属层A(1)、绝缘层(2)和金属层B(3)组成的模板(4);(b)模板(4)固定在模板夹具(14)上,并与工件阳极(7)相隔一定加工间隙;(c)经过滤器(10)的电解液(a)在泵(9)的作用下喷向模板(4)表面,通过模板(4)上的贯通孔到达加工区域;(d)将工件阳极(7)、金属层B(3)分别与电解电源Ⅰ(5)的正、负极相连接;将工件阳极(7)、金属层A(1)分别与电解电源Ⅱ(6)的正、负极相连接;(e)接通电解电源Ⅰ(5)和电解电源Ⅱ(6),进行电解加工,加工时工件阳极(7)定位在工作平台(8)上,模板(4)在夹具(14)的带动下向工件阳极(7)适量进给;(f)加工完成时,移出工件阳极(7),得到预想的微细凹凸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8393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