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绝缘非织造材料表面沉积纳米颗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4066.5 | 申请日: | 2014-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2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伟;焦昆艳;吴凡;钱晓明;陈磊;田旭;滕堃玥;焦亚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3/02 | 分类号: | C25D13/02;C25D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借助纳米颗粒电泳过程和非织造材料拦截效应将纳米颗粒组装到绝缘非织造材料表面的方法。首先将纳米颗粒分散在水中,通过超声波分散处理得到纳米颗粒分散液。再将绝缘的非织造材料置于纳米颗粒分散液中,并使其处于连接直流电场的正负极之间。接通电源后,带负电性或正电性的纳米颗粒在水溶液中受电场的作用,由电场的一极向另外一极移动,并受到非织造材料表面及内部纤维的阻拦。依靠非织造材料的拦截与吸附作用实现了纳米颗粒在非织造材料表面组装。该方法具有应用范围广、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非织造材料 纳米颗粒 纳米颗粒分散 绝缘 电场 拦截 表面沉积纳米 超声波分散 应用范围广 表面组装 电泳过程 接通电源 内部纤维 吸附作用 直流电场 负电性 正电性 正负极 水中 阻拦 组装 移动 | ||
【主权项】:
1.一种在绝缘非织造材料表面沉积纳米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配置含纳米颗粒的水溶液,将电泳沉积装置的电极置于含纳米颗粒溶液中,绝缘的非织造材料置于两个电极之间,将电极分别接通直流电源的正负极,通电处理一定时间后,取出非织造材料并干燥,其特征在于绝缘非织造材料基体是聚酯;纳米颗粒为功能化石墨烯、碳纳米管或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在水溶液中的浓度为1.0×10-5 ~1.0mg/m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8406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复合电镀金刚石线锯上砂设备
- 下一篇:一种铝型材的复合着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