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94490.8 | 申请日: | 2014-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3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岳晋军;顾小平;袁金玲;吴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红竹Phyllostachys iridescens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方法,它是通过将外植体适宜消毒后,在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经增殖培养后首先在胚状体诱导培养基上形成胚状体,然后在萌发培养基上形成再生植株,最后再生植株经过壮苗培养、炼苗后移栽成活。本发明解决了红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难题,为实现红竹的转基因研究、原生质体再生等生物技术育种奠定了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体细胞 胚胎 发生 方法 | ||
【主权项】:
红竹Phyllostachys iridescens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植体消毒,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胚状体诱导与萌发,以及壮苗、炼苗和移栽的过程,具体步骤如下:(1)外植体消毒:选择健康饱满的种实,先用75%体积比的乙醇浸泡消毒1min;再用每升加5‑6滴吐温‑80的0.2%次氯酸钠浸泡消毒15‑20min,期间振荡3‑4次;然后用无菌水冲洗5‑6次;最后用无菌纸吸干表面水分,接种备用;(2)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暗培养30‑50d使愈伤组织形成,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础,添加1.0‑6.0mg/L的2,4‑D、0.01‑1.0mg/L的picloram、0.1‑5.0mg/L的ZT、8.0g/L的卡拉胶、300mg/L的脯氨酸、300mg/L的谷氨酰胺、200mg/L的水解酪蛋白;然后将淡黄色致密的胚性愈伤组织分离出来,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上,暗培养60‑90d使胚性愈伤组织增殖,每30d转接一次,增殖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础,添加1.0‑6.0mg/L的2,4‑D、0.01‑1.0mg/L的picloram、8.0g/L的卡拉胶、300mg/L的脯氨酸、300mg/L的谷氨酰胺、200mg/L的水解酪蛋白;(3)胚状体诱导与萌发:将增殖后的胚性愈伤组织接种到胚状体诱导培养基上,暗培养10‑20d,使胚状体形成,胚状体诱导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础,添加1.0‑8.0mg/L的ZT、0.1‑5.0mg/L的NAA、0.1‑5.0mg/L的GA、30g/L的蔗糖、8g/L的卡拉胶;然后将胚状体接种到萌发培养基上,光照培养20‑30d,胚状体逐渐萌发形成再生植株,萌发培养是以MS培养基为基础,添加0.1‑5.0mg/L的NAA、0.1‑5.0mg/L的GA、300mg/L的脯氨酸、300mg/L的谷氨酰胺、200mg/L的水解酪蛋白、8g/L的卡拉胶;光照时间12h/d,光照强度1000‑2000lux(4)壮苗、炼苗和移栽:将体细胞胚胎再生的小植株接种到壮苗培养基上培养20‑30d,开瓶炼苗5‑7d,取出小苗清洗根部的培养基,再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根部,然后将小苗栽植到灭菌的介质中,遮阴散射光培养一个月后,幼苗成活;壮苗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础,添加1.0‑4.0mg/L的NAA、0.2‑0.5mg/L的TDZ、8g/L的卡拉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9449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引擎监控系统和可配置的无线引擎传感器
- 下一篇:机械剥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