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系列大型高速辊筒机械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6472.5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1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民;吴艳云;宋裕青;王存龙;张绍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41J11/04 | 分类号: | B41J1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系列大型高速辊筒制造工艺,包括辊筒拆分制造工艺、零件选材和制造工艺、辊筒装配加工工艺首先将辊筒拆分成左、右支撑轴,左、右端盖及筒体五个零件,五个零件分别单独半精加工再组合后加工,先将左、右支撑轴和左、右端盖组合成左、右支承,再将左、右支承与筒体装配组成辊筒,最后进行整体精加工、动平衡、光整加工及最终热处理。本发明适用系列大型辊筒加工,能保证制造质量,减少对大型设备的需求,制造成本低。 | ||
搜索关键词: | 系列 大型 高速 机械制造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系列大型高速辊筒制造工艺,适用于长3‑5米,最大外圆尺寸0.6米,最小外圆尺寸0.03米,中间空心筒体长度2‑3.6米,两端支撑轴为阶梯轴的系列辊筒加工,包括辊筒拆分制造工艺、零件选材和制造工艺、辊筒装配及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首先将辊筒拆分成左、右支撑轴,左、右端盖及筒体五个零件,五个零件分别单独半精加工后再组合后加工, 先将左、右支撑轴和左、右端盖组合成左、右支承,再将左、右支承与筒体装配组成辊筒,再进行整体精加工、动平衡、光整加工及最终热处理;所述辊筒加工工艺中的整体精加工、动平衡的具体工艺是:精车组合辊筒的各部外圆,动平衡后铣U型油墨槽、钻孔槽,安装配件后再动平衡,轴颈局部淬火低温回火,再动平衡,最后磨削轴颈、筒体外表面,保证零件表面粗糙度要求,有助于提高筒体的耐腐蚀性以及辊筒抗疲劳强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1647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票据打印机的接口导向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钢管管件打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