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体内存系统的大数据实时排序处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23394.1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9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唐国良;王红霞;刘宁;王燕玲;张银丽;朱红磊;李瑞昌;赵春霞;姜姗;杨枫;宋学坤;王林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F12/02;G06F13/1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50008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体内存系统的大数据实时排序处理器,可有效解决现有排序算法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高的问题,技术方案是,由Intel 64位或AMD 64位或Intel IA64架构的CPU和双体内存系统组成,CPU和双体内存系统间通过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连接,本发明采用两个独立内存体之间在一个内存读写周期内依次双向批量传输相对应地址的存储单元的数据的方法,来改进现有排序算法的速度瓶颈,保证了本发明的方法在n个元素的有序表中检索任一数据时的算法时间复杂度均为O(logn)、排序和检索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为O(n),能够保证海量数据的排序和检索响应的实时性、以及在本方法的基础上保证大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操作的实时性,易操作,速度快。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体内 系统 数据 实时 排序 处理器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双体内存系统的大数据实时排序处理器,其特征在于,由Intel 64位或AMD 64位或Intel IA64架构的CPU和双体内存系统组成,CPU和双体内存系统间通过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连接;所述的双体内存系统由内存体1和内存体2组成,内存体1和内存体2分别都有n+1个存储单元,这些存储单元的地址编号为0,1,2,…,n;内存体1的i号地址存储单元和内存体2的i号地址存储单元之间在批量传输控制信号线CE的控制下由单向数据线分别联通,i=0,1,2,3,…n;内存体2的i号地址存储单元和内存体1的i+1号地址存储单元之间在批量传输控制信号线CI的控制下由单向数据线分别联通;内存体2的i+1号地址存储单元和内存体1的i号地址存储单元之间在批量传输控制信号线CD的控制下由单向数据线分别联通;双体内存系统中内存体1的各存储单元的数据并行传输到内存体2的相同地址的存储单元中的实现方法是:内存体1的i号地址存储单元和内存体2的i号地址存储单元的数据线通过三态门连接,在批量传输控制信号线CE的统一控制下,实现将内存体1的各存储单元的数据在一个内存读写周期内并行传输到内存体2的同一地址的存储单元中;双体内存系统中内存体2的地址范围是[i,i+m]的连续多个存储单元的数据并行传输到内存体1的相应地址范围是[i+1,i+m+1]的各存储单元中的实现方法是:内存体2的k号地址存储单元和内存体1的k+1号地址存储单元的单向数据线通过三态门连接,在批量传输控制信号线CI的统一控制下,实现将内存体2的地址范围[i,i+m]的各存储单元的数据在一个内存读写周期内并行传输到内存体1的地址范围[i+1,i+m+1]的各存储单元中;其中,m为非负整数;k=i,i+1,…,i+m;双体内存系统中内存体2的地址范围是[i+1,i+m+1]的连续多个存储单元的数据并行传输到内存体1的相应地址范围是[i,i+m]的各存储单元中的实现方法是:内存体2的k+1号地址存储单元和内存体1的k号地址存储单元的单向数据线通过三态门连接,在批量传输控制信号线CD的统一控制下,实现将内存体2的地址范围[i+1,i+m+1]的各存储单元的数据在一个内存读写周期内并行传输到内存体1的地址范围[i,i+m]的各存储单元中;其中,m为非负整数;k=i,i+1,…,i+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学院,未经河南中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2339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密封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间小型飞行器编队飞行控制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