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筒身段、扁椭球形压力容器的纤维缠绕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24580.7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5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运;高小茹;马国峰;姜广祥;杨丽萍;费春东;马俊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9D22/00 | 分类号: | B29D22/00;B29C53/56;B29C53/8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3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无筒身段、扁椭球形压力容器的纤维缠绕成型方法,它涉及一种纤维缠绕成型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还没有一种成型纤维缠绕封头型面不对称、无筒身段的扁椭球形压力容器方法的问题。本发明按照以下顺序进行纤维缠绕成型:安装模具;包覆内衬层;内衬层表面糊高硅氧纤维布;设定球形缠绕程序;球形缠绕;固化;固化后的半成品出炉;设定纵向缠绕程序;纵向缠绕;设定球形缠绕程序;环向缠绕;烘烤半成品;将烘烤后的半成品出炉,固套在卧式缠绕机上;设定纵向缠绕程序;纵向缠绕:固化;脱模。本发明纤维缠绕成型方法既保证了产品的精度、表观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且脱模容易。本发明用于无筒身段、扁椭球形压力容器的纤维缠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身段 椭球 压力容器 纤维 缠绕 成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无筒身段、扁椭球形压力容器的纤维缠绕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缠绕成型步骤为:步骤一、安装模具:将无筒身段、扁椭球形压力容器缠绕用砂芯模固定套装在金属轴上,然后将金属轴安装在球形缠绕机上;步骤二、包覆内衬层:在砂芯模表面上手工包覆橡胶片内衬层,橡胶片内衬层的厚度为0.8‑2mm;步骤三、内衬层外表面糊高硅氧纤维布:将高硅氧纤维布用环氧树脂缠绕胶浸透,糊于内衬层外表面,高硅氧纤维布厚度为0.06mm;步骤四、设定球形缠绕程序:将碳纤维安装在纤维张力器上,设定张力为20N/团,缠绕角度为15°~30°,缠绕的横、纵轴转速比为0.0057~0.0064,逐级扩孔半径为33~50mm;步骤五、球形缠绕:牵引碳纤维通过胶槽内的环氧树脂缠绕胶至模具处,调整丝嘴高度并切根挂纱,开始进行主结构层缠绕;完成1~3次步骤四所述的缠绕程序,并用纱包将压力容器表面余胶擦净;步骤六、固化:将步骤五得到的半成品放入固化炉中进行固化成型,固化温度为120~150℃,固化时间为5~10小时;步骤七、固化后的半成品出炉:将固化后的半成品出炉,固定在卧式缠绕机上,打磨,清理表面,并于表面涂刷薄薄一层环氧树脂缠绕胶;步骤八、设定纵向缠绕程序:将碳纤维安装在纤维张力器上,设定张力为15N/团;缠绕宽度范围30‑70mm,缠绕角度为75°~85°;步骤九、纵向缠绕;牵引碳纤维通过胶槽内的环氧树脂缠绕胶至模具处,挂纱,开始进行纵向加强层缠绕;完成1~2次步骤八所述的缠绕程序,步骤四~步骤九即构成一次缠绕循环;步骤十、设定球形缠绕程序:将步骤九得到的缠绕半成品固套在球形缠绕机上;重复使用步骤四所述的缠绕程序;步骤十一、环向缠绕:重复步骤五的操作流程进行环向缠绕;步骤十二、烘烤半成品:将步骤十一得到的半成品放入固化炉中进行烘烤,烘烤温度为80~100℃,烘烤时间为2~3小时;步骤十三、将烘烤后的半成品出炉,固套在卧式缠绕机上;步骤十四、设定纵向缠绕程序:重复使用步骤八所述的纵向缠绕程序;步骤十五、纵向缠绕:重复步骤九的操作流程进行纵向缠绕;步骤十六、固化:将步骤十四得到的缠绕完成的产品放入固化炉中进行成型,固化温度为120~150℃,固化时间为5~10小时;步骤十七、脱模:将固化成型后的产品出炉并进行脱模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未经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2458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材料制品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高压强压滤机的模仁中心旋转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