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锁紧机构解锁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26179.7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4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何雨昂;仲悦;龙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11007 | 代理人: | 闫兆梅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一种解锁控制电路,具体公开一种锁紧机构解锁控制电路,DSP输出端与控制电路输入端连通,控制电路输出端与锁定电路控制输入端连通,锁定电路一个输出端与待解锁电路一个输入端连通,锁定电路的另一个输出端分别与待解锁电路一个输入端、检测电路输入端连通,检测电路反馈输出端与DSP输入端连通;DSP向控制电路发出控制指令,控制电路将控制指令反向后传输给锁定电路,锁定电路将反向控制指令进行滤波、光耦隔离后传输给待解锁电路和检测电路,检测电路采集待解锁电路状态并实时传输给DSP,DSP确定待解锁电路的锁定状态。本发明的电路能够将负载与电源隔离,避免电磁锁烧毁;能够给电磁锁提供稳定的供电电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解锁 控制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锁紧机构解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DSP电路(1)、控制电路(2)、锁定电路(3)和检测电路(4),DSP电路(1)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2)的输入端连通,控制电路(2)的输出端与锁定电路(3)的控制输入端连通,锁定电路(3)的一个输出端与待解锁电路(5)的一个输入端连通,锁定电路(3)的另一个输出端分别与待解锁电路(5)的一个输入端、检测电路(4)的输入端连通,检测电路(4)的反馈输出端与DSP电路(1)的输入端连通;DSP电路(1)向控制电路(2)发出控制指令,控制电路(2)将控制指令反向后传输给锁定电路(3),锁定电路(3)将反向后的控制指令进行滤波、光耦隔离后传输给待解锁电路(5)和检测电路(4),检测电路(4)实时采集待解锁电路(5)的状态、并将待解锁电路(5)的状态实时传输给DSP电路(1),DSP电路(1)确定待解锁电路(5)的锁定状态,从而实现对待解锁电路(5)的解锁;所述的控制电路(2)由第一下拉电阻(R1)、非门(U1)、第一电容(C1)组成,DSP电路(1)的输出管脚CTRL分别与第一下拉电阻(R1)的一端、非门(U1)的输入管脚IN连接,第一下拉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非门(U1)的接地管脚GND接地,非门(U1)的电源输入管脚OE接+3.3V电源,非门(U1)的电源管脚Vcc分别与+3.3V电源的输出端、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非门(U1)的输出管脚OUT与锁定电路(3)的输入端连接;非门(U1)将DSP电路(1)输出的控制信号反向,同时,非门(U1)增大该控制信号的输出电流,并将反向增大后的控制信号传输给锁定电路(3)。所述的锁定电路(3)由第一原边限流电阻(R2)、第一光耦(U2)、电源模块(U3)、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组成,待解锁电路(5)为电磁锁(U5);第一原边限流电阻(R2)的一端分别与控制电路(2)的非门(U1)的输出管脚OUT、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第一原边限流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光耦(U2)的正输入管脚IN+连接,第一光耦(U2)的接地管脚IN‑接地;第一光耦(U2)的正输出管脚OUT+与电源模块(U3)的禁止端Forbid连接,第一光耦(U2)的负输出管脚OUT‑与电源模块(U3)的负电压输入管脚Vin‑连接;电源模块(U3)的正电压输入管脚Vin+分别与+28V电源的输出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源模块(U3)的正电压输出管脚Vo+分别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待解锁电路(5)的电磁锁(U5)的正输入管脚IN+、检测电路(4)的正输入端连接,电源模块(U3)的负电压输出管脚Vo‑分别与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待解锁电路(5)的电磁锁(U5)的负输入管脚IN‑、检测电路(4)的负输入端连接;第一原边限流电阻(R2)和第三电容(C3)对控制电路(2)的非门(U1)传输的反向增大控制信号进行滤波,第一光耦(U2)将反向增大控制信号隔离;第一光耦(U2)通过隔离后的信号控制电源模块(U3)工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2617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输入和输出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干湿两用吸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