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织物非水染色工艺方法及反胶束包封的活性染料液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39861.X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2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简志伟;王燕茗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P3/66 | 分类号: | D06P3/66;D06P1/38;D06P1/613;D06P5/10;C09B67/22;C09B67/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中国香港***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织物非水染色工艺方法及反胶束包封的活性染料液,具体涉及利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反胶束包封的活性染料对棉织物进行非水染色工艺的方法,本发明染色工艺过程成本低,染色品质佳,操作容易且安全;在染色工艺过程中无需苛刻的工艺条件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染色效果,节省能耗;在活性染料对棉织物进行非水染色工艺的过程中,基本都是在常温至中温的条件下完成,活性染料不容易发生降解,因此活性染料可以回收再利用,而且最终非水染色工艺完成后,染色的棉织物不容易出现掉色或色强变淡的现象;通过使用有机溶剂作为介质,可以减少水用量,进而减少有色废水量的处理,有色废水和有机溶剂可以有效地进行回收,减少环境污染。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织物 染色 工艺 方法 胶束 活性染料 | ||
【主权项】:
一种棉织物非水染色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辅助表面活性剂进行预混合,混合后溶于有机溶剂中,分别得到相同的第一反胶束溶液和第二反胶束溶液;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聚乙二醇‑12‑十三烷基醚,所述辅助表面活性剂为正辛醇,所述有机溶剂为正辛烷,所述辅助表面活性剂与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范围为6~8,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所述有机溶剂中的摩尔浓度范围为0.1mol/L~0.2mol/L;B、将活性染料溶于少量水形成活性染料溶液,然后将活性染料溶液缓慢注入进第一反胶束溶液中并不断搅拌,直至第一反胶束溶液由浑浊转变为澄清,得到反胶束包封的活性染料液;将活性染料溶于少量水形成摩尔浓度范围1mmol/L~17mmol/L的活性染料溶液,活性染料溶液与第一反胶束溶液的体积比范围为0.04~0.12,将活性染料溶液缓慢注入进第一反胶束溶液中并不断搅拌的速度范围为400rpm~1000rpm;C、将棉织物浸没在反胶束包封的活性染料液中并在恒温下不断振动进行吸附染色,直至吸附染色达到平衡;棉织物与反胶束包封的活性染料液的浴比范围为1:50~1:10,棉织物浸没在反胶束包封的活性染料液后在恒温条件下以一定频率持续振动,其中恒温为313~333K的任一温度,振动频率范围为70次/分钟~100次/分钟,振动时间范围为1小时~5小时;D、将固色剂溶于少量水中得到固色剂溶液;将染色后的棉织物从步骤C的反胶束包封的活性染料液中取出,然后浸没在步骤A中得到的第二反胶束溶液中,并加入固色剂溶液,在恒温下不断振动实现对棉织物固色;所述固色剂溶液与所述第二反胶束溶液的体积比范围为0.04~0.12;加入固色剂溶液后在恒温条件下以一定频率持续振动,其中恒温为313~333K的任一温度,振动频率范围为70次/分钟~100次/分钟,振动时间范围为1小时~3小时;所述固色剂为碳酸钠,将所述碳酸钠溶解于少量水中得到浓度范围为10g/L~40g/L的碳酸钠溶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理工大学,未经香港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3986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