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教学用电子凸轮综合实验台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47557.X | 申请日: | 2014-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7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顾大强;叶陈吉;苗慧杰;宋曼;阎文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教学用电子凸轮综合实验台,包括机架及固定于机架上的偏心模块,凸轮曲线绘制模块和电子凸轮运动演示模块,通过向电子凸轮运动演示模块输入周期性的凸轮运动曲线信号,可由凸轮曲线绘制模块绘制出相应的凸轮廓线,并实现与传统凸轮运动的对比。本发明首次将电子凸轮引入到实验教学中,可实现传统凸轮机构与电子凸轮机构运动规律的直接对比,并实现凸轮廓线的绘制,可通过传统凸轮更换和偏心调节实现对不同种类凸轮的运动模拟,由此可加深对凸轮机构和电子凸轮的理解,提高分析设计凸轮的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教学 用电 凸轮 综合 实验 | ||
【主权项】:
一种教学用电子凸轮综合实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4),偏心模块(1),凸轮曲线绘制模块(3)和电子凸轮运动演示模块(2);所述的偏心模块(1)包括固定在机架(4)上的两块偏心支撑板(1‑1)、(1‑3),偏心调节板(1‑2),偏心调节螺杆(1‑8),偏心调节旋钮(1‑9)以及两根水平平行的偏心支撑杆(1‑4)、(1‑5),该两根偏心支撑杆(1‑4)、(1‑5)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偏心支撑板(1‑1)固定,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偏心支撑板(1‑3)固定,偏心调节板(1‑2)位于两块偏心支撑板(1‑1)、(1‑3)之间,偏心调节板(1‑2)的一侧通过第一轴套(1‑7)套在第一偏心支撑杆(1‑4)上,偏心调节板(1‑2)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轴套(1‑6)套在第二偏心支撑杆(1‑5)上,偏心调节螺杆(1‑8)穿过第一偏心支撑板(1‑1),其一端与偏心调节板(1‑2)螺纹孔连接,另一端与偏心调节旋钮(1‑9)固定;所述的电子凸轮运动演示模块(2)包括两块从动件支撑板(2‑3)、(2‑4),电子凸轮连接板(2‑9),电子凸轮从动件(2‑5),路径记录笔(2‑7),路径记录笔夹持装置(2‑6),电子凸轮电机(2‑1),电子凸轮电机联轴器(2‑2),滚珠丝杆(2‑11),滚珠丝杆螺母(2‑15),凸轮连接板(2‑14),凸轮从动件(2‑10),凸轮支撑杆(2‑13)和复位弹簧(2‑12),两块从动件支撑板(2‑3)、(2‑4)垂直于偏心模块的两块偏心支撑板(1‑1)、(1‑3),分别固定在偏心调节板(1‑2)上,电子凸轮连接板(2‑9)和凸轮连接板(2‑14)位于两块从动件支撑板(2‑3)、(2‑4)之间,且电子凸轮连接板(2‑9)在凸轮连接板(2‑14)的上方,电子凸轮从动件(2‑5)固接在电子凸轮连接板(2‑9)上,电子凸轮从动件(2‑5)的两端分别通过轴套(2‑8‑1)、(2‑8‑2)安装在两块从动件支撑板(2‑3)、(2‑4)上,其中电子凸轮从动件(2‑5)的伸出第二从动件支撑板(2‑4)的一端固定路径记录笔夹持装置(2‑6),在路径记录笔夹持装置(2‑6)上垂直安装路径记录笔(2‑7),滚珠丝杆(2‑11)穿越电子凸轮连接板(2‑9),与固接在电子凸轮连接板(2‑9)上的滚珠丝杆螺母(2‑15)配合,滚珠丝杆(2‑1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两块从动件支撑板(2‑3)、(2‑4)上,其中一端伸出第一从动件支撑板(2‑3),该伸出端通过电子凸轮电机联轴器(2‑2)与电子凸轮电机(2‑1)的转轴相连,凸轮从动件(2‑10)固接在凸轮连接板(2‑14)上,凸轮从动件(2‑10)的两端分别通过轴套(2‑8‑3)、(2‑8‑5)安装在两块从动件支撑板(2‑3)、(2‑4)上,其中一端伸出第二从动件支撑板(2‑4),其末端与凸轮曲线绘制模块(3)中的凸轮(3‑6)的边缘接触,凸轮支撑杆(2‑13)通过轴套(2‑8‑4)安装在凸轮连接板(2‑14)上,凸轮支撑杆(2‑13)的两端分别与两块从动件支撑板(2‑3)、(2‑4)固定,复位弹簧(2‑1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从动件支撑板(2‑4)和凸轮连接板(2‑14)相连;所述的凸轮曲线绘制模块(3)包括固定在机架(4)上的减速器(3‑3),凸轮电机(3‑1),凸轮电机联轴器(3‑2),凸轮(3‑6)和路径记录板(3‑4),凸轮电机(3‑1)的转轴通过凸轮电机联轴器(3‑2)与减速器(3‑3)的输入轴相连,减速器(3‑3)的输出轴(3‑5)与凸轮(3‑6)的偏心轴孔和路径记录板(3‑4)中心轴孔紧固,路径记录板(3‑4)位于凸轮(3‑6)的上方,路径记录板(3‑4)的上表面与路径记录笔(2‑7)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4755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