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元式蓄冰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3488.1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48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梁坤峰;任岘乐;贾雪迎;袁争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单元式蓄冰空调系统,包括由风机、节流阀、换热器和压缩机依次连接而成的制冷剂循环回路,由载冷剂存放箱、控制阀Ⅰ、离心泵Ⅰ、换热器和过冷却器依次连接构成的载冷剂循环回路,由蓄冰桶、控制阀Ⅱ、气液混合泵和过冷却器依次连接而成的制冰回路,由蓄冰桶、控制阀Ⅲ、离心泵Ⅱ和空调末端依次连接构成的制冷回路。本发明利用制冰系统在夜间用电低谷时制冰、蓄冰,而在用电高峰时利用积蓄的冰浆进行制冷降温,从而起到削峰填谷、避开用电高峰的作用;而冰浆在用户侧的空调末端融化吸热,相变潜热量大,空调末端空气与冰浆的换热温差大,可有效地减小换热器体积和输运能耗,且产生的低温送风具有较好的热舒适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元 式蓄冰 空调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单元式蓄冰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制冷剂循环回路、载冷剂循环回路、制冰回路和制冷回路构成;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为风机(1)、节流阀(4)、换热器(3)和压缩机(2)依次连接而成的循环回路,其中,制冷剂经过节流阀(4)节流后进入到换热器(3)中吸收载冷剂循环回路中载冷剂释放的热量升温,而后在压缩机(2)中压缩并由风机(1)冷却从而完成循环;所述载冷剂循环回路为载冷剂存放箱(7)、控制阀Ⅰ(6)、离心泵Ⅰ(5)、换热器(3)和过冷却器(8)依次连接构成的循环回路,其中,载冷剂由载冷剂存放箱(7)中流出,并经过控制阀Ⅰ(6)后被离心泵Ⅰ(5)送入换热器(3)中,载冷剂在换热器(3)中与制冷剂循环回路中的制冷剂换热后温度降低,降温后的载冷剂流入过冷却器(8)中吸收制冰回路中循环水的热量升温,而后返回载冷剂存放箱(7)从而完成循环;所述制冰回路为蓄冰桶(11)、控制阀Ⅱ(10)、气液混合泵(9)和过冷却器(8)依次连接而成的循环回路,其中,循环水由蓄冰桶(11)流出后经过控制阀Ⅱ(10)由气液混合泵(9)将其送入到过冷却器(8)中与载冷剂循环回路中的载冷剂进行热交换释放热量成为温度低于0℃的过冷水,过冷水经过冷解除装置后变成冰水混合物进入到蓄冰桶(11),蓄冰桶(11)中的水被气液混合泵(9)抽取再次参与循环,而蓄冰桶(11)内的冰浆被送入到制冷回路中参与制冷降温;所述气液混合泵(9)使水中充入一定量的微米量级气泡,以增强过冷却器(8)中水的内部扰动,强化换热,并且抑制冰晶黏附在管束上,同时改善冰浆向末端输运时发生冰堵的情况;所述制冷回路为蓄冰桶(11)、控制阀Ⅲ(12)、离心泵Ⅱ(13)和空调末端(14)依次连接构成的循环回路,其中,蓄冰桶(11)内的冰浆经过控制阀Ⅲ(12)后由离心泵Ⅱ(13)驱动其进入到空调末端(14)中吸收外界的热量达到制冷的效果,冰浆在空调末端(14)吸热后融化成水后再次返回蓄冰桶(11)内参与制冰回路的循环;该空调系统具有如下两种工作模式:制冰模式:控制阀Ⅰ(6)和控制阀Ⅱ(10)打开,控制阀Ⅲ(12)闭合,此时制冷剂循环回路、载冷剂循环回路和制冰回路正常运行,制冷回路停止运行,此时系统利用夜间用电峰谷制取冰浆;空调制冷模式:控制阀Ⅰ(6)和控制阀Ⅱ(10)闭合,控制阀Ⅲ(12)打开,此时制冷剂循环回路、载冷剂循环回路和制冰回路停止运行,制冷回路正常运行,此时系统利用夜间制取的冰浆制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6348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物品盛放装置
- 下一篇:长尺钢轨运输用紧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