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多点温度监测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6070.6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3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郑悦;匡星;田岚;李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K7/00 | 分类号: | G01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路凯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多点温度监测的方法和系统,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和监测系统,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监测系统连接,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处理器,多个温度传感器分别间隔预设采样周期采集对应于温度监测点的温度值,并将该温度值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温度值进行温度阶跃响应曲线的拟合,以获得多个温度监测点对应的被监测表面的温度阶跃响应曲线。温度阶跃响应曲线能够提前反映温度监测点的温度变化情况,获得温度阶跃响应曲线就可对温度监测点的温度变化情况进行合理预测。可见,该表面多点温度监测的方法和系统,通过采集被监测表面的温度监测点处的温度值,对温度监测点的温度变化情况合理预测,有助于进行精密的温度控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多点 温度 监测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表面多点温度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分别间隔预设采样周期采集对应于温度监测点的温度值,并将该温度值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温度值进行温度阶跃响应曲线的拟合,以获得多个温度监测点对应的被监测表面的温度阶跃响应曲线;其中,所述温度阶跃响应曲线的拟合,包括具有滞后性质的一阶惯性环节的数学模型的建立;所述数学模型为G(s)=K·e^(‑τs)/(Ts+1),其中,G(s)为温度传递函数,K为比例系数,τ为延时时间常数,s为微分控制算子,e^(‑τs)为纯延迟环节部分,T为惯性时间常数;把第一次温度传感器采样的平均温度作为曲线的起始点;所述多个温度传感器分别间隔预设采样周期采集对应于温度监测点的温度值,并将该温度值传输至处理器之后,还包括: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温度值,获得多个温度监测点对应的被监测表面的平均温度,所述平均温度=接收到的温度值之和/接收到的温度值对应的温度监测点的个数之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6607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