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合于四辊平整机组的复杂浪形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7812.7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9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白振华;兴百宪;李涛;王亚军;侯彬;骆国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37/28 | 分类号: | B21B37/2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16 | 代理人: | 李合印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适合于四辊平整机组的复杂浪形控制方法,它主要包括以下由计算机执行的步骤:(1)收集设备参数;(2)收集产品的轧制工艺参数;(3)采用非对称手段对复杂浪形进行控制:①给定上下窜辊量过程变量、倾辊量的初始值以及弯辊力优化步长、窜辊量优化步长、倾辊量优化步长;②计算出上下窜辊量、倾辊量的最佳左、右弯辊力,③计算出左右弯辊力、倾辊量的最佳上、下窜辊量,④计算出左右弯辊力、上下窜辊量的最佳倾辊量;⑤输出最佳左弯辊力、右弯辊力、上窜辊量、下窜辊量、倾辊量,对平整机进行复杂浪形控制。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控制非对称的局部浪形、复合浪等复杂浪形、提高成品板形质量,具有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于 平整 机组 复杂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适合于四辊平整机组的复杂浪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以下由计算机执行的步骤:(a)基本设备参数的收集,主要包括工作辊的辊径Dw、支撑辊的辊径Db、工作辊的辊身长度Lw、支撑辊的辊身长度Lb、工作辊弯辊缸距离lw、支撑辊压下螺丝中心距lb、轧机所允许的最大正弯辊力
轧机所允许的最大负弯辊力
轧机所允许的最大窜辊量δmax、轧机所允许的最大倾辊量ηmax;(b)收集典型规格产品的基本轧制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带材厚度H,宽度B,变形抗力k,轧制力P,轧制速度v,延伸率
入口平均张力T0,出口平均张力T1,目标板形系数a0、a1、a2、a3、a4;(c)四辊平整机组采用非对称手段控制复杂浪形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由计算机执行的步骤:c1)给定上窜辊量过程变量δs、下窜辊量过程变量δs、以及倾辊量η的初始值以及弯辊力优化步长ΔS、窜辊量优化步长Δδ、倾辊量优化步长Δη;c2)计算出上窜辊量为δs、下窜辊量为δx、倾辊量为η时的最佳的左、右弯辊力Szbest、Sybest,主要包括以下由计算机执行的步骤:c2‑1)定义最佳弯辊计算过程变量iS、jS,目标函数初始值F0;c2‑2)令iS=0,jS=0,取F0=1010;c2‑3)令左弯辊力为![]()
c2‑4)令右弯辊力为![]()
c2‑5)计算出上窜辊量为δs、下窜辊量为δs、倾辊量为η、左弯辊力为Sz、右弯辊力为Sy时带材的前张力分布值σ1i;c2‑6)计算出以I‑Unit为单位板形分布值
式中E为带材的弹性模量E、v为泊松比;c2‑7)计算出板形控制过程函数g1(X)、g2(X)的值,其中
g2(X)=max(|αi‑βi|),αi为目标板形,
i为带材在横向的条元号,n为带材在横向总的条元数,xi为带材在横向第i条元的坐标;c2‑8)计算出目标函数F(X)=A·g1(X)+(1‑A)·g2(X)的值,其中A为加权系数;c2‑9)判断不等式F(X)<F0是否成立如果不等式成立则令F0=F(X)、Szbest=Sz、Sybest=Sy,转入步骤c2‑10);如果不等式不成立,则直接转入步骤c2‑10);c2‑10)判断不等式
是否成立如果不等式成立则令js=js+1,转入步骤c2‑4);如果不等式不成立则转入步骤c2‑11);c2‑11)判断不等式
是否成立如果不等式成立则令is=is+1,转入步骤c2‑3);如果不等式不成立则转入步骤c2‑12);c2‑12)得到最佳的左、右弯辊力Szbest、Sybest;c3)计算出左弯辊力为Szbest、右弯辊力为Sybest、倾辊量为η时的最佳上、下窜辊量δsbest、δxbest,主要包括以下可由计算机执行的步骤:c3‑1)定义最佳窜辊计算过程变量iδ、jδ,δs'、δx';c3‑2)令iδ=0,jδ=0;c3‑3)令上窜辊量为δs'=‑δmax+iδΔδ;c3‑4)令下窜辊量为δx'=‑δmax+jδΔδ;c3‑5)计算出上窜辊量为δs'、下窜辊量为δx'、倾辊量为η、左弯辊力为Szbest、右弯辊力为Sybest时带材的前张力分布值σ1i;c3‑6)计算出以I‑Unit为单位板形分布值
板形控制过程函数
g2(X)=max(|αi‑βi|)的值;c3‑7)计算出目标函数F(X)=A·g1(X)+(1‑A)·g2(X)的值;c3‑8)判断不等式F(X)<F0是否成立如果不等式成立则令F0=F(X),δsbest=δs',δxbest=δx',转入步骤c3‑9);如果不等式不成立则直接转入步骤c3‑9);c3‑9)判断不等式
是否成立如果不等式成立则令jδ=jδ+1,转入步骤c3‑4);如果不等式不成立则转入步骤c3‑10);c3‑10)判断不等式
是否成立如果不等式成立则令iδ=iδ+1,转入步骤c3‑3);如果不等式不成立则转入步骤c3‑11);c3‑11)得到最佳的上、下窜辊量δsbest、δxbest;c4)计算出左弯辊力为Szbest、右弯辊力为Sybest、上窜辊量为δsbest、下窜辊量为δxbest时的最佳倾辊量ηbest;c4‑1)定义最佳倾辊计算过程变量iη,η';c4‑2)令iη=0;c4‑3)令倾辊量为η'=‑ηmax+iηΔη;c4‑4)计算出上窜辊量为δsbest、下窜辊量为δxbest、倾辊量为η'、左弯辊力为Szbest、右弯辊力为Sybest时带材的前张力分布值σ1i;c4‑5)计算出以I‑Unit为单位板形分布值
板形控制过程函数
g2(X)=max(|αi‑βi|)的值;c4‑6)计算出目标函数F(X)=A·g1(X)+(1‑A)·g2(X)的值;c4‑7)判断不等式F(X)<F0是否成立如果不等式成立则令F0=F(X),ηbest=η',转入步骤c4‑8);如果不等式不成立则直接转入步骤c4‑8);c4‑8)判断不等式
是否成立如果不等式成立则令iη=iη+1,然后转入步骤c4‑3);如果不等式不成立则转入步骤c4‑9);c4‑9)得到最佳的倾辊量ηbest;c5)判断不等式![]()
是否成立如果不等式不成立则给令δs=δsbest、δx=δxbest、η=ηbest,转入步骤c2)处;如果不等式成立转入步骤c6);c6)输出最佳左弯辊力Szbest、右弯辊力Sybest、上窜辊量δsbest、下窜辊量δxbest、倾辊量ηbest对平整机进行复杂浪形控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6781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各向同性的踝关节康复并联机构
- 下一篇:病人换床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