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牙鲆工程化池塘高效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9240.6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6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柳学周;徐永江;杨洪军;史宝;刘新富;孙中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素红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牙鲆工程化池塘高效养殖方法,属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它包括工程化池塘养殖系统构建、养殖池塘处理与苗种放养、饵料精准投喂技术、水环境管理与微生态调控技术和商品鱼出池收获;本方法可实现牙鲆池塘养殖的工厂化管理和高效生态养殖,养殖产量可提高9倍以上,养殖效益大大提升,应用推广潜力巨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池塘 高效 养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牙鲆工程化池塘高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工程化池塘养殖系统构建、养殖池塘处理与苗种放养、饵料精准投喂技术、水环境管理与微生态调控技术和商品鱼出池收获;所述构建的工程化池塘养殖系统包括蓄水池塘、联体组合养殖池塘、进排水系统、增氧与水质监测设备和苗种或养成鱼暂养系统;所述的联体组合养殖池塘是由6‑8个单体养殖池塘,每3‑4个单体养殖池塘串联为一组,两组并联在一起组成;所述的养殖池塘处理与苗种放养是指苗种放养前,对联体组合养殖池塘进行清塘曝晒后用生石灰消毒处理,消毒后对联体组合养殖池塘进行冲洗,连续进排水2‑3次后,注入新鲜海水开始养殖;所述的苗种放养为经越冬培育的全长14‑16cm的牙鲆苗种,放养密度控制在3000‑4000尾/亩,苗种放养时间为水温达14℃以上时;所述的饵料精准投喂技术是指苗种放养联体组合养殖池塘适应2天后,开始人工投喂,饵料的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每天投喂1次;养殖过程中,每15天定期测量鱼体重,按照鱼体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同时投喂后采用探测的方法检查联体组合养殖池塘底部是否有残饵,以达到精准投喂;所述的养殖水环境微生态调控技术是指在夏季高温期利用微生态制剂调控养殖水体中的代谢物和营养盐水平,达到养殖水环境的微生态平衡,保障养殖水质安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6924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鸡人工孵化技术
- 下一篇:高固着强度锚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