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面环绕文保建筑凹字形超深基坑分区支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9729.3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4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曾力娟;周海亮;范国红;国涛;潘志敏;黄国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白云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面环绕文保建筑凹字形超深基坑分区支护方法,是针对凹字形或形状为多阳角的基坑设计的支护施工方法,将基坑分解成常规几何形状,如凹字形基坑分解为矩形和L形,将其合理划分为两个施工区域,等到矩形区新建建筑地下基础结构土体稳定后,再进行L形区基础施工。采取分区域施工方式,采用护坡桩联合钢支撑和锚杆支撑相结合的支撑方式,避免了凹口部位锚杆交叉造成应力集中现象,最大限度减少基坑变形,确保支护体系及周围文保建筑物的稳定;与传统施工工艺比较具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工艺环保的特点。适用于基坑开挖面积大、平面呈凹字形或多阳角基坑、开挖深度大、周边环境复杂、对变形要求严格的基坑支护工程。 | ||
搜索关键词: | 环绕 建筑 字形 基坑 分区 支护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三面环绕文保建筑凹字形超深基坑分区支护方法,是对呈凹字形半包围在文保建筑物1对侧以及后方的区域进行基坑支护施工,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对拟开挖的凹字形基坑周边环境进行调查;步骤二,根据调查后的实际情况,对拟开挖的凹字形基坑进行分区设计,将拟开挖的凹字形基坑以沿着凹口处同侧的阴角向阳角的连线作延长线作为分界线,划分为L形区(2)和矩形区(3);步骤三,沿着拟开挖的凹字形基坑的外边缘进行护坡桩或者连续墙(4)施工;步骤四,在L形区和矩形区接壤的位置、从L形区(2)向L形区与矩形区的分界线进行放坡施工,并在形成的边坡(7)的表面喷射混凝土,且向边坡(7)内植入土钉(8)加固;步骤五,在矩形区(3)开始分层开挖,每挖一层后随之沿着护坡桩或者连续墙(4)均匀间隔斜向植入预应力锚杆(5),每层的预应力锚杆(5)张拉完成后,再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步骤六,将矩形区(3)挖至满足基坑底标高时,进行新建建筑地下基础结构(9)施工;步骤七,新建建筑地下基础结构(9)施工完成后,对新建建筑地下基础结构(9)与护坡桩或者连续墙(4)之间的肥槽进行肥槽回填施工;步骤八,矩形区(3)施工完成后,开始进行L形区(2)的分层开挖,每挖一层,在位于文保建筑物(1)侧方的L形区(2)的部分的对侧的护坡桩或者连续墙(4)之间均匀间隔安装钢支撑(6),并向L形区(2)其他位置的护坡桩或者连续墙(4)内均匀间隔斜向植入预应力锚杆(5),每层的钢支撑(6)和预应力锚杆(5)安装完成后,再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步骤九,将L形区(2)挖至满足基坑底标高时,进行新建建筑地下基础结构施工;步骤十,随着新建建筑地下基础结构施工高度升高,自下而上拆除钢支撑(6);步骤十一,新建建筑地下基础结构施工完成后,对新建建筑地下基础结构(9)与护坡桩或者连续墙(4)之间的肥槽进行肥槽回填施工,至此,完成三面环绕文保建筑凹字形超深基坑分区支护施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6972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锅炉
- 下一篇:一种全角度发光LED蜡烛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