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松花蛋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1044.2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7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汪澄;王海芳;朱丹丹;葛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5/00 | 分类号: | A23L15/00;A23P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松花蛋生产设备,包括顺次连接在一起的皮带传送装置(1)、分列装置(2)、裹泥机(3)和滚灰装置(4),搅拌机(5)的底部设置有气动漏斗(6),气动漏斗(6)的底部通过落料斜面(7)与裹泥机(3)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全自动生产松花蛋,有效提高了松花蛋的生产效率,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松花蛋 生产 设备 | ||
【主权项】:
一种全自动松花蛋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在一起的皮带传送装置(1)、分列装置(2)、裹泥机(3)和滚灰装置(4),搅拌机(5)的底部设置有气动漏斗(6),气动漏斗(6)的底部通过落料斜面(7)与裹泥机(3)连接;还包括泥料回收装置(16),泥料回收装置(16)的一端与裹泥机(3)的出口端连接,另一端与裹泥机(3)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皮带传送装置(1)与分列装置(2)之间还设置有链传输装置(8);所述皮带传送装置(1)包括传送带支架(9)、主动辊(10)、从动辊(11)、胶带(12)、分列挡杆(13)和挡杆支架(14),主动辊(10)和从动辊(11)分别安装在传送带支架(9)的两端,胶带(12)绕在主动辊(10)和从动辊(11)上,传送带支架(9)的两个侧面均固定有侧挡板(15),侧挡板(15)的顶部安装有挡杆支架(14),挡杆支架(14)的底部安装有等间距布置的分列挡杆(13);所述分列装置(2)包括分列装置支架(17)、滑动挡板(18)、上部鸭蛋分隔槽(19)、偏心轮机构(20)、驱动电机(21)和下部鸭蛋分隔槽(22),所述上部鸭蛋分隔槽(19)安装在分列装置支架(17)的上部,上部鸭蛋分隔槽(19)的一端设有蛋槽(23),下部鸭蛋分隔槽(22)的一端与裹泥机(3)连接,另一端设有倾斜布置的连接板(24),连接板(24)设于蛋槽(23)的下方,滑动挡板(18)设于连接板(24)与蛋槽(23)之间,分列装置支架(17)上安装有带滑槽的挡板(25),滑动挡板(18)的两端安装在带滑槽的挡板(25)上,驱动电机(21)上安装有减速机(26),减速机(26)通过动力传输装置与偏心轮机构(20)的转轴连接,偏心轮机构(20)通过摇臂(27)与滑动挡板(18)连接;裹泥机(3)包括裹泥机支架(28)、泥盆(29)、拨爪机构(30)、拨爪固定板(31)和动力传输轴(37),泥盆(29)固定在裹泥机支架(28)上,泥盆(29)为半圆形且泥盆(29)的内部通过隔板(32)分隔成等宽度的泥槽(33),泥盆(29)的中间位置的上方安装有拨爪机构(30),拨爪机构(30)包括中心转轴(36)、拨杆(34)和拨爪(35),拨杆(34)的一端与中心转轴(3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拨爪(35)固定连接,所述拨爪(35)上的每个爪对应一个泥槽(33);中心转轴(36)固定在动力传输轴(37)上,动力传输轴(37)安装在拨爪固定板(31)上,动力传输轴(37)的一端设有皮带轮(38);泥盆(29)的一端与下部鸭蛋分隔槽(22)连接,另一端与滚灰装置(4)连接;所述搅拌机(5)包括搅拌桶(40)、搅拌叶片(41)和搅拌电机(42),搅拌桶(40)的底部设有通孔,通孔上设有活动抽板(43),搅拌叶片(41)安装在搅拌桶(40)内,搅拌电机(42)通过减速装置(44)与搅拌叶片(41)的转轴连接;所述气动漏斗(6)包括上下均开口的锥形斗(45)、第一底部挡板(46)、第二底部挡板(47)和汽缸(48),上下均开口的锥形斗(45)设置在搅拌桶(40)的正下方,第一底部挡板(46)和第二底部挡板(47)对称安装在锥形斗(45)的底部,且通过两齿轮(63)啮合与锥形斗(45)转动连接,汽缸(48)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一底部挡板(46)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二底部挡板(47)转动连接;落料斜面(7)的一端位于锥形斗(45)的正下方,落料斜面(7)的另一端位于泥盆(29)的正上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7104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套管导电杆紧固装置
- 下一篇:光电缆用抗拉填充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