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放电间隙装置的组合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4857.7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8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常忠;李庆光;刘慧文;赵刚;袁洪亮;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4/02 | 分类号: | H01T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放电间隙装置的组合电极,包括设置在正六棱柱支架内的上电极组件、下电极组件和侧电极组件;上电极组件与正六棱柱支架的顶盖中心支柱连接,下电极组件设置在正六棱柱支架的底部网孔板中心处,侧电极组件设置在所述底部网孔板上;上电极组件包括上电极、固定螺杆、固定螺母和碟形弹簧;下电极组件包括下电极、下侧电极、固定座、环形屏蔽罩和穿墙套管;侧电极组件包括侧电极、固定板、固定块、固定座、调节螺钉和支撑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放电间隙装置的组合电极,满足放电电弧可移动的要求,避免电极局部高温烧蚀,延长了电极的使用寿命;且能够根据工程情况对闪络间隙的间距进行粗调和微调,提高了保护的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电 间隙 装置 组合 电极 | ||
【主权项】:
一种放电间隙装置的组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电极包括设置在正六棱柱支架内的电极组件;所述正六棱柱支架包括顶盖、底部网孔板和侧壁;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顶盖中心柱的上电极组件、设置在底部网孔板中心的与所述上电极组件对应的下电极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底部网孔板上的侧电极组件;与所述上电极组件对应的侧壁设置有导流窗,与所述下电极组件对应的侧壁设置有外围挡板;所述侧电极组件包括侧电极、固定板、固定块、固定座、调节螺钉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底部网孔板上;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块与固定座连接,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顶端,所述侧电极和所述调节螺钉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两端;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中心距为50mm的长圆孔,用于上下调节所述固定板的位置;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中心距为23mm的长圆孔;所述调节螺钉为螺距为2mm的螺钉;所述调节螺钉向所述固定板方向转动一周则所述固定板移动2mm,移动范围为0~23mm;上电极组件与下电极组件产生电弧后,续流间隙内部上端的高温高压气体由所述导流窗排出,续流间隙内部下端的高温高压气体由所述底部网孔板排出;所述导流窗为百叶形导流窗,所述导流窗的叶片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度;所述底部网孔板由六个等边三角形孔板拼接组成;所述底部网孔板的孔为菱形孔;所述上电极组件包括上电极、固定螺杆、固定螺母和碟形弹簧;所述上电极安装在所述固定螺杆上,所述固定螺杆通过固定螺母和碟形弹簧固定在所述顶盖中心柱上;所述上电极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α为15°~23°;所述下电极组件包括下电极、下侧电极、固定座、环形屏蔽罩和穿墙套管;所述穿墙套管竖直安装在所述底部网孔板中心处,所述固定座安装在穿墙套管的顶端,所述环形屏蔽罩安装在穿墙套管和固定座的连接处;所述下电极和下侧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顶端和侧面;所述下电极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β为5°~17°;所述顶盖由焊接为一个整体的上顶盖和下顶盖组成;所述上顶盖用盖面为上凸型的顶盖,所述盖面的侧面为斜直线,用于导流雨水;所述下顶盖用盖面为下凹型的顶盖,所述盖面的侧面为圆弧,用于导流气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7485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