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基SAR几何构型的二维频谱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83303.3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7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玲;赵韩星;何蜀丰;熊海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G01S13/90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曾磊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基SAR几何构型的二维频谱确定方法,它是通过引入收发平台的多普勒频率分量,利用收发平台瞬时斜视角来表示双基SAR的二维频谱,并通过双基SAR的几何构型进行求解收发平台的瞬时斜视角,进而求得双基SAR的二维频谱。与现有的LBF方法相比,本发明能够有效克服LBF方法不能适用于大斜视角情况的缺点,同时与MSR方法相比,二维频谱表达式更加简洁;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双基SAR系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ar 几何 构型 二维 频谱 确定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双基SAR几何构型的二维频谱确定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双基地SAR参数初始化: 初始化参数包括:脉冲重复频率,记做PRF;距离向采样频率,记做Fs;距离向快时刻序列,记做τ,τ=1,2...Nr,Nr为快时刻总数;方位向慢时刻序列,记做t,t=1,2...Na,Na为慢时刻总数;快频率,记做fτ,Nr为快时刻总数,Fs为距离向采样频率;慢频率,记做fa,Na为慢时刻总数,PRF为脉冲重复频率;雷达工作频率,记做fc;载波波长,记做λ;脉冲宽度,记做Tp;线性调频信号调频斜率,记做γ;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记做c;发射平台初始时刻斜视角,记做θT0;接收平台初始时刻斜视角,记做θR0;发射平台的速度,记做VT;接收平台的速度,记做VR;发射平台到目标的最近距离,RT0;接收平台到目标的最近距离,记做RR0;点目标回波,记做ss(t,τ),上述参数均为SAR系统标准参数,在SAR系统设计和观测过程中已经确定;根据SAR成像系统方案和观测方案,SAR成像方法需要的初始化系统参数均为已知;步骤2、回波信号二维傅里叶变换: 采用公式计算得到接收平台到点目标的距离历史,记做RR(t),其中RR0为步骤1中接收平台到目标的最近距离,VR为步骤1中接收平台的速度,t为步骤1中方位向慢时刻序列,tR0=RR0tan(θR0)/VR为接收平台到目标最近距离的时刻,其中θR0为步骤1中接收平台初始时刻斜视角;采用公式计算得到发射平台到点目标的距离历史,记做RT(t),其中RT0为步骤1中发射平台到目标的最近距离,VT为步骤1中发射平台的速度,t为步骤1中方位向慢时刻序列,tT0=RT0tan(θT0)/VT为发射平台到目标最近距离的时刻,其中θT0为步骤1中发射平台初始时刻斜视角;对点目标回波ss(t,τ)沿距离向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双基地SAR点目标回波在距离频域‑方位时域的表达式: 其中,j为虚数单位,即‑1的开根值,t为步骤1中方位向慢时刻序列,fτ为步骤1中快频率,c为步骤1中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γ为步骤1中线性调频信号调频斜率,fc为步骤1中雷达工作频率,RR(t)为步骤2中接收平台到点目标的距离历史,RT(t)为步骤2中发射平台到点目标的距离历史; 对(1)式沿方位向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二维频域表达式: 其中,τ为步骤1中方位向慢时刻序列,γ为步骤1中线性调频信号调频斜率,t为步骤1中方位向慢时刻序列,c为步骤1中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fτ为步骤1中快频率,fa为步骤1中慢频率,fc为步骤1中雷达工作频率,RR(t)为步骤2中接收平台到点目标的距离历史,RT(t)为发射平台到点目标的距离历史;步骤3、计算收发平台多普勒频率分量: 采用公式faCT=(fτ+fc)VTsinθT0/c计算得到发射平台多普勒中心频率,记做faCT,其中fτ为步骤1中快频率,fc为步骤1中雷达工作频率,VT为步骤1中发射平台速度,θT0为步骤1中发射平台初始时刻斜视角,c为步骤1中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采用公式faCR=(fτ+fc)VRsinθR0/c计算得到接收平台多普勒中心频率,记做faCR,其中fτ为步骤1中快频率,fc为步骤1中雷达工作频率,VR为步骤1中接收平台速度,θR0为步骤1中接收平台初始时刻斜视角,c为步骤1中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采用公式k=(RR0/RT0)(cosθT0/cosθR0)3(VT/VR)计算得到中间变量,记做k,其中RR0为步骤1中接收平台到目标的最近距离,RT0为步骤1中发射平台到目标的最近距离,θR0为步骤1中接收平台初始时刻斜视角,θT0为步骤1中发射平台初始时刻斜视角,VR为步骤1中接收平台速度,VT为步骤1中发射平台速度; 采用公式faT=(kVTfa‑kVTfaCR+VRfaC)T/(VR+kV)T计算得到发射平台多普勒频率分量,记做faT,其中k为步骤3中的中间变量,VT为步骤1中发射平台速度,VR为步骤1中接收平台速度,fa为步骤1中慢频率,faCR为步骤3中接收平台多普勒中心频率,faCT为步骤3中发射平台多普勒中心频率; 采用公式faR=(VRfa+kVTfaCR‑VRfaCT)/(VR+kVT)计算得到接收平台多普勒频率分量,记做faR,其中k为步骤3中的中间变量,VT为步骤1中发射平台速度,VR为步骤1中接收平台速度,fa为步骤1 中慢频率,faCR为步骤3中接收平台多普勒中心频率,faCT为步骤3中发射平台多普勒中心频率; 步骤4、计算驻定相位时刻时收发平台瞬时斜视角的正余弦值:定义(2)式中积分部分的驻定相位时刻,记做在时刻接收平台斜视角,记做在时刻发射平台斜视角,记做采用公式计算接收平台在驻定相位时刻时,斜视角的正弦值,记做其中c为步骤1中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fτ为步骤1中快频率,fc为步骤1中雷达工作频率,VR为步骤1中接收平台速度,faR为步骤3中接收平台多普勒频率分量;采用公式计算得到接收平台在驻定相位时刻斜视角的余弦值,记做其中c为步骤1中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fτ为步骤1中快频率,fc为步骤1中雷达工作频率,VR为步骤1中接收平台速度,faR为步骤3中接收平台多普勒频率分量;采用公式计算得到发射平台在驻定相位时刻斜视角的正弦值,记做其中c为步骤1中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fτ为步骤1中快频率,fc为步骤1中雷达工作频率,VT为步骤1中发射平台速度,faT为步骤3中发射平台多普勒频率分量;采用计算得到发射平台在驻定相位时刻斜视角的余弦值,记做其中c为步骤1中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fτ为步骤1中快频率,fc为步骤1中雷达工作频率,VT为步骤1中发射平台速度,faT为步骤3中发射平台多普勒频率分量;步骤5、求解驻定相位时刻时收发平台到目标点的斜距:采用公式计算得到发射平台运动时间后的斜距,记做其中RT0为步骤1中发射平台到目标的最近距离,为步骤4中发射平台在驻定相位时刻的斜视角,θT0为步骤1中发射平台在初始时刻的斜视角,VT为步骤1中发射平台的速度,为驻定相位时刻;采用公式计算得到接收平台运动时间后的斜距,记做其中RR0为步骤1中接收平台到目标的最近距离,为步骤4中接收平台在驻定相位时刻的斜视角,θR0为步骤1中接收平台在初始时刻的斜视角,VR为步骤1中接收平台的速度,为驻定相位时 刻:步骤6、计算点目标响应的二维频谱: 将代入到(2)式,得到点目标响应的二维频谱:其中,fa为步骤1中慢频率,τ为步骤1中距离向快时间,γ为步骤1中线性调频信号调频斜率,为步骤4中驻定相位时刻,为步骤5中在驻定相位时刻接收平台到目标的距离,为步骤5中在驻定相位时刻发射平台到目标的距离;将步骤5中的得到的代入(3)式中,并利用关系得到基于双基SAR几何构型的二维频谱:其中,fτ为步骤1中快频率,fc为步骤1中雷达工作频率,为步骤4中接收平台在驻定相位时刻的斜视角,为步骤4中发射平台在驻定相位时刻的斜视角,θR0为步骤1中接收平台在初始时刻的斜视角,θT0为步骤1中发射平台在初始时刻的斜视角,RR0为步骤1中接收平台到目标的最近距离,RT0为步骤1中发射平台到目标的最近距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8330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