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压模具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92670.X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9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润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盈德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9/00 | 分类号: | B21D19/00;B21D37/10;B21D43/00;B21D45/0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兴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89 | 代理人: | 蔡喜玉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压模具的控制方法,定位杆(39)下端套设有压缩弹簧(391),压缩弹簧(391)上端连接T型支撑板(392),T型支撑板(392)的垂直部开有通孔,定位杆(39)穿过该通孔,T型支撑板(392)的水平部用于支撑冲压件;定位杆(39)上端沿轴方向开设有柱状的放置槽(394),放置槽(394)上端或下端连接一连接轴(395),连接轴(395)两端固定在放置槽(394)的槽壁上,弹性档杆(393)与连接轴(395)连接,弹性档杆(393)为可转动的,并且与定位杆(39)之间的夹角在0‑90°变化。本发明冲压件压紧限位机构包含了卸料的功能,节省了模具内部的布置空间,提高了冲压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杆 上端 放置槽 连接轴 冲压模具 压缩弹簧 冲压件 弹性档 通孔 压紧限位机构 布置空间 两端固定 模具内部 可转动 水平部 下端套 冲压 槽壁 下端 卸料 柱状 垂直 穿过 支撑 | ||
【主权项】:
一种冲压模具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冲压件(B)经过前面的冲压后具有直边(B1),冲压件(B)置于上模(1)和下模(2)之间并通过冲压件压紧限位机构进行压紧和限位,此时将冲压件压紧限位机构的弹性档杆(393)收起,使得其与定位杆(39)之间的夹角为0°,避免其阻挡冲压件(B)放置到T型支撑板(392)上,将冲压件(B)通过其上定位孔套在定位杆(39)上并由T型支撑板(392)支撑;启动气缸(33),气缸(33)推动气缸杆向上运动,气缸推动冲压件压紧杠杆(35)一端向上移动,冲压件压紧杠杆(35)另一端向下移动,冲压件压紧杠杆(35)通过U型通行槽(351)进行限位并使得冲压件压紧杠杆(35)的冲压件压紧部最终顶住冲压件(B),压缩弹簧(391)被压缩;步骤2、上模冲头(11)向下压冲压件(B),直边(B1)顺着折边弧边(2a1)向下走;同时上模冲头(11)也压在了上垫板(24)上的冲压件(B),上下模座上的斜楔机构(8)通过上模向下运动对其受动斜楔(82)产生的推力,将位于模具外部折边镶块(86)伸向折边柱(2a)上的折边弧边(2a1),并将冲压件(B)的直边(B1)压实成折边(B2);步骤3、将上模升起,将弹性档杆(393)放出,使得其与定位杆(39)之间的夹角为90°,阻挡冲压件(B)向上移动行程,避免了冲压件(B)在冲压件压紧杠杆(35)与之分离后,压缩弹簧(391)释放弹力过大会造成冲压件(B)与其他金属部件的碰撞,造成冲压件(B)受损;冲压件压紧杠杆(35)在气缸(33)作用下与冲压件(B)分离,由于弹性档杆(393)的存在,避免了冲压件(B)顶起的过程中与冲压件压紧杠杆(35)或其他部件发生碰撞;将弹性档杆(393)收起,使得其与定位杆(39)之间的夹角为0°,卸下冲压件(B);步骤4、将具有折边弧边(2a1)的折边柱(2a)更换为具有翻边弧边(2a2)的折边柱(2a),或者直接使用具有翻边弧边(2a2)的折边柱(2a)的第二翻边模;同时将第二连动杆(84)顶端的折边镶块(86)替换为翻边镶块(87);步骤5:具有折边(B2)的冲压件(B)置于上模(1)和下模(2)之间并通过冲压件压紧限位机构进行压紧和限位;此时将冲压件压紧限位机构的弹性档杆(393)收起,使得其与定位杆(39)之间的夹角为0°,避免其阻挡冲压件(B)放置到T型支撑板(392)上,将冲压件(B)上通过其上定位孔套在定位杆(39)上并由T型支撑板(392)支撑;启动气缸(33),气缸(33)推动气缸杆向上运动,气缸推动冲压件压紧杠杆(35)一端向上移动,冲压件压紧杠杆(35)另一端向下移动,冲压件压紧杠杆(35)通过U型通行槽(351)进行限位并使得冲压件压紧杠杆(35)的冲压件压紧部最终顶住冲压件(B),压缩弹簧(391)被压缩;步骤6、上模冲头(11)向下压冲压件(B),折边(B2)顺着翻边弧边(2a2)向下走;同时上模冲头(11)也压在了上垫板(24)上的冲压件(B),上下模座上的斜楔机构(8)通过上模向下运动产生的推力,将位于模具外部翻边镶块(87)伸向折边柱(2a)上的翻边弧边(2a2),并将冲压件(B)的折边(B2)压实成翻边(A1);步骤7、当冲压完成后,上模(1)升起,氮气弹簧(29)和弹簧(28)将下夹板(23)和上垫板(24)顶起,此时折边(B2)可以从下模(2)中顺利脱出,斜楔机构(8)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到原始状态;步骤8,将弹性档杆(393)放出,使得其与定位杆(39)之间的夹角为90°,阻挡冲压件(B)向上移动行程,避免了冲压件(B)在冲压件压紧杠杆(35)与之分离后,压缩弹簧(391)释放弹力过大会造成冲压件(B)与其他金属部件的碰撞,造成冲压件(B)受损;冲压件压紧杠杆(35)在气缸(33)作用下与冲压件(B)分离,由于弹性档杆(393)的存在,避免了冲压件(B)顶起的过程中与冲压件压紧杠杆(35)或其他部件发生碰撞;步骤9、将弹性档杆(393)收起,使得其与定位杆(39)之间的夹角为0°,卸下具有翻边(A1)的冲压件(B)。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盈德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盈德精密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9267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元件导线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油箱托架的加工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