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多功能化生物炭原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16677.0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7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童仕唐;张越;林珈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1J20/20;B01J20/3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多功能化生物炭原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采用稻杆、木屑等生物废弃物制备的多功能化生物炭材料,利用其表面赋予的多种表面官能团及其丰富的可入微孔,将相对湿度为60~90%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与粒度为0.074~0.178mm多功能化生物炭翻耕混合,翻耕混合的深度为5~30cm,陈化20~30天即可得到修复。其中,多功能化生物炭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质量比为(0.1~5)︰100。本发明采用多功能化生物炭作为原位修复过程的土壤添加剂能有效固定土壤中重金属、改善生态环境、补充有机炭、保护土壤健康、降低污染土壤毒性和恢复土壤生产力;本发明还适用于水体和固态基质的工程修复。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多功能 化生 原位 修复 重金属 污染 土壤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采用多功能化生物炭原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相对湿度为60~90%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与多功能化生物炭翻耕混合,陈化20~30天;其中,多功能化生物炭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质量比为(0.1~5)︰100;所述重金属污染土壤是指在污染土壤中:Cr(VI)的含量>100mg/kg,Pb(II)的含量>100 mg/kg,Cd(II)的含量>3mg/kg,Zn(II)的含量>300mg/kg;所述多功能化生物炭的制备方法是:将生物质在质量分数为1~15%的苛性碱溶液中浸渍1~50h,用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到处理后的生物质;然后将处理后的生物质置于管式炉内于混合气氛条件下进行炭化,炭化温度为300~900℃,炭化时间为1~130h,制得多功能化生物炭;多功能化生物炭的粒度为0.074~0.178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1667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