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在侵蚀条件下粘性效应演化的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22623.5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4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褚洪岩;蒋金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11 | 分类号: | G01N29/1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沈振涛 |
地址: | 2111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在侵蚀条件下粘性效应演化的测定方法,包括混凝土在侵蚀条件下松弛时间演化的测试和混凝土损伤演化的测定。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在侵蚀条件下粘性效应演化的测定方法操作简便,一方面给出了混凝土在侵蚀条件下松弛时间演化的测试方法,另一方面给出了混凝土损伤演化的测定方法,不仅能准确的测量混凝土材料在侵蚀条件下的粘性效应的演化规律,而且不会对待测试件造成损伤。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侵蚀 条件下 粘性 效应 演化 测试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混凝土在侵蚀条件下粘性效应演化的测定方法,包括混凝土在侵蚀条件下松弛时间演化的测试和混凝土损伤演化的测定,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待测混凝土试样上沿长度方向间隔一定距离依次标记一组测点的位置;(2)在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的换能器上均匀涂抹耦合剂,并将换能器的发射端沿与试件长度方向平行方向或者垂直方向固定在第一个测点上,将换能器的接收端沿与试件垂直方向固定在第二个测点上,测出第二个测点的超声波波形;(3)保持换能器的发射端不动,将换能器的接收端按照与第二个测点相同的操作方式依次固定在其他测点上,在每次测试时都设置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的增益系数相同,依次测定其他测点的超声波波形;同时,记录最后一个测点的超声波波速cL;(4)根据所得到的每个测点的超声波波形,提取每个测点的超声波波形的首波波形,同时记录首波波幅值;对每个测点的超声波波形的首波波幅值和对应该波幅值的超声波传播距离通过公式θ0=Aexp(‑αLx)进行数据拟合,得到首波波幅衰减系数αL;其中,αL为首波波幅衰减系数,x为超声波传播的距离,A为常数,θ0为超声波首波波幅值;(5)测定混凝土在侵蚀条件下松弛时间τM:采用公式
计算该混凝土试样的松弛时间τM;其中,ω为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的超声波频率,cL为最后一个测点的超声波波速,αL为首波波幅衰减系数;(6)测定待测混凝土试样损伤η(t):采用公式
计算测定待测混凝土试样损伤η(t);其中,c(t)为最后一个测点的超声波波速,ρ(t)为该时刻的混凝土的密度;(7)在不同的测定时间,重复步骤(1)至(6),即得混凝土在侵蚀条件下不同时间松弛时间演化规律以及混凝土损伤的演化规律,即可定量得出混凝土粘性效应随时间演化的规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2262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