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叉路识别的道路智能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32916.1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0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耀林;陈昌黎;何青松;危小建;谭荣辉;焦利民;王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K9/4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叉路识别的道路智能提取方法,本发明针对高分辨率影像(空间分辨率在6米以上),能够在道路追踪过程中识别出叉路口,并通过获取到的叉路口信息指导辅助各个支路的后续追踪,使得相互连通的道路能够仅通过一次初始点设定便能全部追踪提取出来。本发明充分利用城市道路在高分辨率影像中的几何与纹理特征,以及道路叉路口的模式特征,通过识别叉路口来辅助指导道路的提取;本发明不仅弥补了当前已有方法的不足,显著减少了人工操作,有效地实现了连通道路网的一次性自动提取,且能有效保证叉路口道路段的拓扑一致性,提取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叉路 识别 道路 智能 提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叉路识别的道路智能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空间分辨率在Nm以内的高分辨率全色遥感影像,无云层覆盖,对影像进行直方图分段拉伸,增大道路区域与周围地物的反差;其中N≤6;步骤2:根据影像的特征选择设置追踪模板参数,包括模板长宽、模板内部预设的方差阈值、模板前进步长、叉路模板阈值、差值阈值;步骤3:在影像中任意一条道路段的一端,设定追踪初始线段;初始线段为有向线段,起点记录为初始点,末点用于指示和计算前进方向,初始化时指向道路延伸方向,线段位于道路中间;步骤4:令初始点前进一个步长,然后对当前位置点进行叉路检测、处理和存储;步骤5:经过上一步的叉路检测处理后,以当前位置点为模板起始端点,沿前进方向构造矩形模板,使用旋转角度纹理匹配法确定下一步前进方向,并保存当前位置点为确认道路点;步骤6:判断旋转角度纹理匹配是否超过预设的方差阈值,如果是,则终止当前道路段追踪,保存当前道路段;并顺序执行下述步骤7;如果否,则确认当前道路点,并回转执行所述的步骤4;步骤7:遍历步骤4中存储的叉路对象,逐个检查叉路对象是否仍有未被追踪过的支路,如果有,则选择一条可通行支路作为新的追踪起点,并回转执行所述的步骤4;如果否,则顺序执行下述步骤8;步骤8:对追踪得到的道路网进行后处理,删除重复路段,增加遗漏路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3291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