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病毒的识别和控制方法、设备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34333.2 | 申请日: | 2014-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3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崔渊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创腾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庆峰财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7 | 代理人: | 李文军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通过将手机病毒的识别和控制部署在网络节点,而非传统的在手机上安装病毒识别和控制终端的方式,实现了手机病毒的识别和中央控制,对个人用户是透明的,极大地减轻了组织机构实现移动设备安全的工作量。同时,通过设置病毒特征库和应用行为特征库,大大降低了误报率,克服了传统方案的多项缺陷,改善了用户体验。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病毒 识别 控制 方法 设备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手机病毒的识别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手机病毒的识别和控制系统部署于网络节点处,无需在手机终端上安装对手机病毒进行识别和控制的客户端;其中,在该网络节点处既部署手机病毒特征库,又部署正常的应用行为特征库;根据手机病毒特征库和应用行为特征库对手机与所述网络节点间连接所代表的应用进行识别;当手机上网的流量通过所述网络节点时,首先通过应用行为特征库对该手机与所述网络节点间的连接所代表的应用进行识别;如果识别成功,则该连接的流量不是病毒;如果识别不成功,则通过病毒特征库对该连接所代表的应用进行识别,如果通过病毒特征库识别成功,则该连接的流量为病毒,如未识别,则根据在网络节点中设置的恶意目标地址库,对该应用进行恶意目标地址匹配,如果恶意目标地址匹配成功,则该应用是病毒,如果匹配不成功,则再根据病毒样本的行为共性对该连接所代表的应用进行识别;其中,所述根据病毒样本的行为共性对该连接所代表的应用进行识别具体为:根据病毒样本的行为共性建立模型,分析未知的网络流量是否与该模型匹配,如果匹配,则识别为病毒,如果不匹配,则根据安全策略将剩余的流量归类为病毒或非病毒;查询病毒特征与描述信息映射表,输出病毒名称信息,以源代码中主程序的名称作为病毒名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创腾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创腾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3433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