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纹唇鱼的人工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1887.3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5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华;骆剑;王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海口兴南知识产权事务有限公司 46002 | 代理人: | 戴巨龙 |
地址: | 570288 海南省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纹唇鱼的人工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育苗池塘的选取;B、育苗池塘的消毒;C、育苗池塘的灌水;D、培养浮游生物;E、设置孵化箱;F、受精卵的孵化;G、仔鱼放入育苗池塘;H、育苗池塘的水质管理;I、增氧机的管理;J、仔鱼4~5日龄的饵料投喂及管理;K、仔鱼6~13日龄的饵料投喂及管理;L、仔鱼14~23日龄的饵料投喂及管理;M、仔鱼24~28日龄的饵料投喂及管理;N、仔鱼29~40日龄的饵料投喂及管理;O、波纹唇鱼的起捕。本发明应用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通过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波纹唇鱼的人工育苗方法,能批量培育幼鱼。该人工育苗方法科学合理、高效。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纹 人工 育苗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波纹唇鱼的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育苗池塘的选取:选取灌水、排水便利、面积为2~5亩、池底平整、池深2.5m以上、蓄水深度2m以上、育苗期间水温为27~31.5℃、能取得清洁海水的池塘作为育苗池塘,育苗池塘的每亩水面积设置增氧机1台,在距育苗池塘边缘1m处设置一圈充气石,相连充气石的间距为1m,所述充气石连接于充气机;B、育苗池塘的消毒:人工清除育苗池塘底部的杂物,主要包括污泥、浒苔,让育苗池塘在太阳下曝晒3~4d,灌水使育苗池塘水位深度达到10~20cm,对育苗池塘的每亩水面积用漂白粉10~20kg全池泼洒,用于消毒,确认育苗池塘中的鱼类、甲壳类、软体类全部死亡后,排出育苗池塘中的水,再让育苗池塘在太阳下晾晒1~2d;C、育苗池塘的灌水:在购进受精卵的前4~5d,向育苗池塘灌水,使育苗池塘水位深度达到1.5~1.8m,灌进育苗池塘的海水事先已采用200目筛绢网制成的过滤袋过滤,保留水中的微型浮游生物,滤除小型浮游生物;D、培养浮游生物:对育苗池塘的每亩水面积泼洒生物有机肥颗粒30kg,启动增氧机和育苗池塘的充气机,促使施肥均匀,培育水质4~5d后,检查育苗池塘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情况;E、设置孵化箱:孵化箱用彩条布制成,呈方形,规格为4m×3m×1m或6m×3m×1m,孵化箱通过固定架设置在育苗池塘内,使孵化箱的上沿高出育苗池塘水位0.1~0.15cm,在孵化箱内,按每平方米面积均匀设置充气石1只,所述充气石连接于充气机,并在孵化箱上方用90%遮光率的遮阳网遮盖,避免阳光直照,在购进受精卵的当天,从海区直接提取干净海水,水温要求27~29℃,海水经200目筛绢网制成的过滤袋过滤后灌入孵化箱,直至孵化箱水位深度达到0.85~0.9m,开启孵化箱的充气机,对孵化箱水体作不间断的充气;F、受精卵的孵化:将购进的受精卵连同包装袋放进孵化箱0.5~1h,直至包装袋内的水温与孵化箱的水温一致,拆开包装袋,让受精卵进入孵化箱中孵化,受精卵的孵化密度为200×103~300×103粒/m3 ,在充气条件下,受精卵在水体中翻滚,从受精开始计时,受精卵经15~16h后孵化出仔鱼,仔鱼孵出后留在孵化箱中培育3d;G、仔鱼放入育苗池塘:仔鱼出膜后4日龄时,关闭育苗池塘的增氧机,开启育苗池塘的充气机作不间断充气,将孵化箱从固定架上解开,任孵化箱四个边沿部分沉入育苗池塘水平面之下,孵化箱内的充气石继续充气,任仔鱼在水流作用下缓慢游入育苗池塘,2~3h后,待孵化箱内的仔鱼全部进入育苗池塘,撤去孵化箱;H、育苗池塘的水质管理:以透明度为指标,保持育苗池塘透明度35~40cm,透明度过高时,从其他养鱼池塘或养虾池塘抽取富含单细胞藻类的海水加以调节,透明度过低时,在仔鱼15日龄前以加入干净海水加以调节,在仔鱼15日龄后通过换水加以调节;I、增氧机的管理:在育苗池塘开始灌水培育水质时开启全部的增氧机,在仔鱼放入育苗池塘前关闭增氧机,在仔鱼10日龄时,开启一半数量的增氧机,在仔鱼15日龄时开启全部增氧机直至育苗结束; J、仔鱼4~5日龄的饵料投喂及管理:以人工投喂的方式,主要利用育苗池塘培育的原生动物作为仔鱼饵料,保持育苗池塘水体中原生动物密度在0.1×106~1×106ind/l,控制轮虫密度不多于1×103ind/l,桡足类幼体密度不大于0.5×103ind/l,以免造成育苗池塘中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的密度减少,当发现原生动物密度不足时,用贝类受精卵投入育苗池塘作为原生动物密度不足的补充,使饵料生物总密度达到要求;K、仔鱼6~13日龄的饵料投喂及管理:以人工投喂的方式,向育苗池塘投入轮虫,保持轮虫密度3×103~4×103ind/l,保持原生动物密度0.1×106~1×106ind/l,原生动物密度不足时,用贝类受精卵投入育苗池塘作为补充,使饵料生物总密度达到要求;L、仔鱼14~23日龄的饵料投喂及管理:以人工投喂的方式,保持轮虫密度5×103~6×103ind/l,增加投入桡足类幼体,要求桡足类幼体密度3×103~5×103ind/l,任由原生动物密度减少;M、仔鱼24~28日龄的饵料投喂及管理:仔鱼在此期间开始长出鳞片,全长达到7~8mm,生活习性由浮游转为底栖,保持良好的水质和充足的饵料,保证顺利完成变态,以人工投喂的方式,保持轮虫密度5×103~6×103ind/l,增加投入桡足类幼体,要求桡足类幼体密度3×103~5×103ind/l,任由原生动物密度减少;N、仔鱼29~40日龄的饵料投喂及管理:以人工投喂的方式,保持育苗池塘桡足类幼体密度3×103~5×103ind/l,任由轮虫和原生动物密度减少;O、波纹唇鱼的起捕:在波纹唇鱼40日龄全长达到1.3~1.5cm时起捕,先排水使育苗池塘水位深度降至0.8m,选择鱼群多的一侧,使用布网围住育苗池塘的1/4面积,小心地将波纹唇鱼捕捞起,运到水泥池分规格、暂养,准备出售或转入下一阶段培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5188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往复运动发电机组
- 下一篇:一种双曲轴均质压燃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