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矢量实线与三维地形的并行贴合渲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8385.1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8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佘江峰;谈心;周阳;郭星辰;刘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5/00 | 分类号: | G06T15/00;G06T17/3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维矢量实线在三维地形表面的贴合渲染方法,将二维矢量实线的展示空间从二维平面向三维不规则面拓展,使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兼具真实感具象以及空间规律抽象的表达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基于屏幕空间向二维空间的投影反算方法,独立于所使用的地形模型,可有效消除矢量线在三维地形表面的悬浮、穿刺、断续现象,渲染精度高,并采用并行计算方法提升了渲染性能。方法包括如下主要步骤排除不需要做着色调整的像素;为矢量实线建立空间索引;利用空间投影反算方法计算屏幕像素的空间覆盖范围,并据此判断像素是否与二维矢量实线相交,如相交则修改像素着色;对矢量生成线宽效果;对矢量生成随视距变化的色彩渐变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矢量 实线 三维 地形 并行 贴合 渲染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矢量实线与三维地形的并行贴合渲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检测渲染图像中的地形轮廓线,为其邻域内会引起误判的像素建立一个“避免着色像素表”,针对该表中的像素将不作着色修改,后续步骤中的计算或处理均不针对该表中的像素进行;第二步:为二维矢量实线建立空间索引,以提高后续步骤中空间关系的判断性能;第三步:建立一个与屏幕大小相同的“矢量着色缓冲区”,以暂存矢量着色效果;第四步:针对不包含在“避免着色像素表”中的每一个屏幕像素,利用空间投影反算方法,获得其在矢量平面的覆盖范围,判断该范围内是否与某二维矢量实线相交,如像素与矢量存在相交现象,则将“矢量着色缓冲区”中该像素的色彩用该二维矢量实线的色彩取代;第五步:利用形态学膨胀处理方法对“矢量着色缓冲区”中的线状要素进行线宽设置;第六步:将“矢量着色缓冲区”与原屏幕着色缓冲区作加权融合,像素深度较小的以矢量着色为主,像素深度较大的以原屏幕着色为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6838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