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温抗盐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75136.5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4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夏燕敏;宋晓芳;苏智青;李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220/58;C08F222/38;C08F220/34;C08F220/18;C08F212/12;C08F290/06;C08F226/02;C08F226/10;C09K8/588;C09K8/516;C09K8/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温抗盐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亚微米至微米级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微球多采用反相乳液聚合含有大量的油相及一定量的乳化剂造成成本高、驱油无效、与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性差等问题。采用一种耐温抗盐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该分散体系由共聚组分在引发剂的存在下通过醇水分散聚合反应制得;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的共聚组分包含:70~90份的醇水混合物;1~10份稳定剂;0.1~5份交联剂;10~30份的共聚单体的技术方案,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三次采油用深度调剖、堵水、驱油等提高采收率的现场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耐温 丙烯酰胺 类聚 合物微球 分散 体系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耐温抗盐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该分散体系由共聚组分在引发剂的存在下反应制得;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的共聚组分包含:a)70~90份的醇水混合物;b)1~10份稳定剂;c)0.1~5份交联剂;d)10~30份的共聚单体;其中,所述稳定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纤维素的混合物,用量占共聚组分的1~10w.t.%;所述的共聚单体包含以下组分:a)5~99.9w.t.%的非离子水溶性单体;b)0~50w.t.%且大于0阴离子单体或/和阳离子单体;c)0.1~10w.t.%的疏水单体;所述的非离子水溶性单体选自水溶性乙烯基单体,所述水溶性乙烯基单体选自式(1)、式(2)、式(3)或式(4)所示的单体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R1、R4、R5、R6均独立选自氢、C1~C4的烷基;R2、R3均独立选自氢、C1~C4的烷基或羟基取代烷基;所述疏水单体为长碳链离子型表面活性单体、丙烯酸酯类疏水单体、含多元环状化合物的疏水单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其中长碳链离子型表面活性单体为烷基碳链数为8~18的丙烯酰胺氮烷基磺酸钠或烷基碳链数为12~22的烯丙基烷基氯化铵;丙烯酸酯类疏水单体选自烷基碳链数为1~20的丙烯酸烷基酯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含多元环的疏水单体选自N‑乙烯基吡咯烷酮、苯乙烯或叔丁基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7513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