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壳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2661.X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7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震乾;吉祥;王佩;何剑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5/02 | 分类号: | C09K5/02;C08F283/01;C08F212/08;C08F212/12;C08F220/14;C08F220/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壳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聚合领域。按照下述步骤进行将含有6个碳以上的二醇缩聚而成的柔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和相变材料及少量的引发剂混合均匀,一次性加入含有一定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常温剪切分散10分钟备用;然后升温至50‑80℃引发聚合反应;反应时间3小时;将普通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入定量的引发剂和增溶剂按照一定的方法滴加到步骤(1)聚合完成的悬浮液中,充分溶胀12小时后,在50‑80℃聚合,反应时间为4小时,制备完成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具有双壁的微胶囊相变材料;重复步骤(2)可以得到多层微胶囊外壁。以此方法形成的微胶囊不易破损且囊芯含量可以达到60%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饱和 聚酯树脂 微胶囊 相变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壳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1)微胶囊内壁的制备:将含有6个碳以上的二醇缩聚而成的柔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和相变材料及少量的引发剂混合均匀,一次性加入含有一定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常温剪切分散10分钟备用;然后升温至50‑80℃引发聚合反应;反应时间3小时;(2)微胶囊外壁的制备:将普通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入定量的引发剂和增溶剂按照一定的方法滴加到步骤(1)聚合完成的悬浮液中,充分溶胀12小时后,在50‑80℃聚合,反应时间为4小时,制备完成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具有双壁的微胶囊相变材料;(3)多层微胶囊外壁的制备:重复步骤(2)可以得到多层微胶囊外壁;其中步骤(1)所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是含有己二醇、庚二醇、辛二醇的二醇合成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树脂用量为含有分散剂水溶液质量用量的5‑30%;其中步骤(1)所述的相变材料为十二烷、十六醇或十八脂肪酸其中一种或几种,用量为含有分散剂水溶液质量用量的10‑50%;其中步骤(1)所述的分散剂为聚乙烯醇、羟基纤维素醚、明胶、聚乙二醇或聚丙二醇,用量为水溶液质量用量的1‑5%;其中步骤(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一种或几种,用量为水溶液质量用量的0.05‑0.5%;其中步骤(1)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十二酰、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引发剂用量为不饱和聚酯树脂质量用量的1‑3%;其中步骤(2)所述的增溶剂,为苯乙烯、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用量为步骤(2)中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质量的10‑50%;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用量为(1)所选用不饱和聚酯树脂质量用量的50‑200%;其中步骤(2)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或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用量为步骤(2)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质量的0.5‑3.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8266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