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日本鳗鲡苗种室内驯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8180.8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1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荣;龚盼;庄平;章龙珍;侯俊利;赵峰;刘鉴毅;张涛;冯广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本鳗鲡苗种室内驯养方法,包括:先将捕获后的玻璃鳗按照逐步更换淡水的方法完全转入淡水中养殖后,采用冰冻糜状人工配合饲料作为开口饵料直接投喂鳗苗,辅以精细的人工喂养和管理方法,当玻璃鳗变态为黑仔鳗后,改用粉状人工配合饲料投喂,根据比例调配饲料和水的重量,控制投喂量,每天定时吸污和换水,对规格不一的个体及时分池饲养。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有效地克服了采用水蚯蚓开口的缺点,鳗苗在驯养过程中成活率达到99%以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日本 鳗鲡 苗种 室内 驯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日本鳗鲡苗种室内驯养方法,包括:(1)将玻璃鳗暂养在玻璃缸中,降低养殖水体的盐度并同时进行升温,降盐和升温期间不投喂饵料,完成后每天开始投喂冰冻糜状开口饲料,上下午各一次,初始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6%,此后逐天递加投饵量至鱼体重的15~16%,投喂后10‑20min采用虹吸法收集残余饵料;养殖期间,每天早上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水体的1/3;(2)当玻璃鳗变态成为黑仔鳗后,改为每天投喂粉状饲料,上下午各一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7~8%;每天早上吸污换水,换水量为水体的1/5;当黑仔鳗变态为银色鳗后,继续投喂粉状饲料,投喂和吸污换水方法与黑仔鳗相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9818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性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在除草剂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草地自动灌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