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超声/荧光双模态造影剂、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00818.7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8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邢占文;陈瑶;刘卫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9/22 | 分类号: | A61K49/22;A61K4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造影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超声/荧光双模态造影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具体为将高分子材料、荧光材料、表面活性剂溶解分散于有机相中,将致孔剂溶解于水相中,混合两者,均质乳化得乳化液;再经纳米喷雾干燥制成高分子微囊;将所得高分子微囊分散于赋形剂中,冷冻干燥,充入氟碳气体,即得一种纳米超声/荧光双模态造影剂。本发明制得的造影剂尺寸小,可以透过肿瘤血管内皮间隙进入到肿瘤组织成像,改善了常规微米级造影剂仅能进行血池显影的局限。同时,可荧光成像组分的加入使得本发明制备的造影剂同时具有超声造影成像和荧光成像的功能。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超声 荧光 双模 造影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纳米超声/荧光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高分子材料、荧光材料、表面活性剂加入到低沸点有机溶剂中,混合得到油相体系;混合致孔剂与水,得到水相体系;然后将水相体系加入油相体系中,混合后进行均质乳化,得到乳化液;所述均质乳化条件为:转速15000~25000转/分,时间5~8分钟;(2)将步骤(1)的乳化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高分子微囊;所述喷雾干燥的条件为:喷雾网孔尺寸为4 微米,进风温度为55℃,氮气流速150~160 L/min ;(3)将步骤(2)得到的高分子微囊分散于赋形剂水溶液中,超声分散,得到混合液;然后混合液经液氮骤冷后置入冷冻干燥机中进行真空冷冻干燥,最后将氟碳气体充入冷冻干燥机,即得到纳米超声/荧光双模态造影剂;所述高分子材料为透明质酸、明胶、壳聚糖、海藻酸、白蛋白、聚乙交酯、聚丙交酯、聚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聚己内酯、聚羟丁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所述荧光材料为荧光染料、量子点、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卵磷脂、脂肪酸甘油酯、聚山梨醇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所述致孔剂为碳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所述赋形剂为甘露醇和/或聚山梨醇酯‑80;所述乳化液中,高分子材料浓度为0.1~10 mg/mL,荧光材料浓度为0.001~0.05 mg/mL,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 1~5 mg/mL,致孔剂浓度为0.001~0.05 mg/m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0081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媒体信息播放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电容式触控感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