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动轴节叉轴锻造新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15127.4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9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孟会涛;刘其勇;胡卫华;郭艳珺;张恒;丁圣杰;安伟浩;陈喜乐;赵世启;宋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中兴锻造有限公司;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1/06 | 分类号: | B21K1/06;B21J1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朱俊峰 |
地址: | 46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传动轴节叉轴锻造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下料;(2)局部中频感应加热;(3)制坯:将加热后的坯料放到制坯压力机上的制坯模具当中,操控制坯压力机对坯料的加热端进行锻压,头部锻压成型后取出,操控制坯压力机将头部压扁呈田径跑道形状;(4)终锻:将坯料放置到终锻压力机上的终锻模具当中进行锻压,锻压后成为终锻件;(5)切边:将终锻件的中间连皮或飞边部分切掉成为锻件产品。本发明避免坯料杆部与模具之间的应力集中,省去预锻模具材料费用、模具加工费用、缩短模具生产周期、机加工加工余量小,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轴 节叉轴 锻造 新工艺 | ||
【主权项】:
传动轴节叉轴锻造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下料:采用全自动数控锯床或数控剪断机将圆钢下料为规定尺寸的坯料;(2)、局部中频感应加热:对每个坯料长度的三分之一进行中频感应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100°~1150℃之间,温度测控采用红外线测温仪;(3)、制坯:将加热后的坯料放到制坯压力机上的制坯模具当中,操控制坯压力机对坯料的加热端进行锻压,头部锻压成型后取出,操控制坯压力机将头部压扁呈田径跑道形状;(4)、终锻:将坯料放置到终锻压力机上的终锻模具当中进行锻压,锻压后成为终锻件;(5)、切边:将终锻件的飞边部分切掉成为锻件产品;所述制坯模具包括设在制坯上模和制坯下模,制坯下模内部垂直设有用于放置坯料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包括上部的圆锥段和下部的圆柱段,第一通孔的圆锥段呈上大下小结构,第一通孔的圆锥段的母线与中心线的夹角为0.5°,第一通孔的圆锥段下端与圆柱段的内径相等,第一通孔的圆柱段内设有与该圆柱段间隙配合的制坯顶杆,制坯下模上表面与第一通孔上端与接合处设有上大下小的第一锥形过渡孔,制坯上模下表面设有与第一锥形过渡孔上下对应的圆槽,圆槽与第一锥形过渡孔合围成坯料头部锻压腔;制坯上模下表面一侧开设有上凹槽,制坯下模上表面一侧设有位于上凹槽正下方的下凹槽,上凹槽和下凹槽合围成用于压扁坯料头部的锻压空间,当制坯上模和制坯下模上下接触时,锻压空间的高度小于圆槽的直径;所述终锻模具包括终锻上模和终锻下模,终锻下模内部垂直设有用于放置坯料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包括上部的圆锥段和下部的圆柱段,第二通孔的圆锥段呈上大下小结构,第二通孔的圆锥段的母线与中心线的夹角为0.5°,第二通孔的圆锥段下端与圆柱段的内径相等,第二通孔的圆柱段内设有与该圆柱段间隙配合的终锻顶杆,终锻下模上表面与第二通孔上端与接合处设有上大下小的第二锥形过渡孔,终锻上模下表面设有压头和位于压头周围的圆环槽,压头及圆环槽与第二锥形过渡孔上下对应合围成头部终锻腔,终锻上模和终锻下模之间对应设有飞边间隙和环形的溢料腔,溢料腔通过飞边间隙与头部终锻腔连通;终锻下模上表面的四角设有矩形的定位缺口,终锻上模下表面外边沿设有可与定位缺口上下配合的定位凸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中兴锻造有限公司;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昌中兴锻造有限公司;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1512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