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挥化性有机物车用内饰件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16062.5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2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郭建文;宋宝祥;陈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平;郭建文;宋宝祥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55/02;C08K13/02;C08K3/34;C08K5/10;C08K5/134;C08K5/526;C08K5/3475;C08K5/132;C08K5/544;C08K5/5435;C08K5/5425;B29B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1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挥化性有机物车用内饰件材料的制备方法,属高分子材料制造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以自组装助剂B01为改性剂,以聚丙烯、ABS原料中的一种为基料,以合成多孔硅酸钙粉体为吸附剂,经连续混炼设备对混合原料进行混炼造粒,复合制备车用内饰件材料,各原料所占份数为:合成多孔硅酸钙粉体3-10份,自组装助剂B01 2-5份,树脂基料100份。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所制得的车用内饰件材料按国标《GB/T27630-2011》在110℃试验条件下检测无有机挥化物排放,该材料完全满足制备各种环保型乘用车内饰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性 有机物 内饰件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无挥化性有机物车用内饰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a自组装助剂B01的制备将硅烷偶联剂与铝酸酯偶联剂、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紫外线吸收剂UV‑327、紫外线吸收剂UV‑9、光稳定剂770按如下比例:
置于高速混合机中混合,混合温度为85℃,处理15min得到自组装助剂B01;b车用内饰件材料的制备将经a步骤得到的自组装助剂B01与合成多孔硅酸钙粉体、树脂原料,按如下比例:自组装助剂B01 2‑5份合成多孔硅酸钙粉体 3‑10份树脂原料 100份置于高速混合机中混合,混合温度为80℃,混合时间为5min,形成混合料,混合料再经连续混炼机混炼,混炼温度为120℃,形成混合熔融体,混合熔融体进入单螺杆挤出机热切成型造粒,得到熔体流动速率为2‑6g/10min,在130℃下无有机挥化物产生的车用内饰件材料;其中,所述的合成多孔硅酸钙粉体的分子式:CaOSiO3·nH2O,粉体真密度1.1‑1.3g/cm3,体积密度0.2‑0.4g/cm3,平均粒径4‑30μm,吸油值160‑280g/100g,PH 9‑11;所述的连续混炼机的长径比为15∶1,转速为120‑150r/min,单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22∶1,螺杆直径为180mm,螺杆转速为90‑110r/min,温区1至温区9的温度依次为120℃、115℃、100℃、95℃、80℃、70℃、75℃、80℃和9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平;郭建文;宋宝祥,未经陈建平;郭建文;宋宝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1606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