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膨化豆粕的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16265.4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6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飞;吴志青;刘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胞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165 | 分类号: | A23K1/165;A23K1/14;A23P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豆粕膨化新工艺,属于饲料加工领域;本发明中大豆通过烘干、去皮、压胚、浸泡、调制、膨化等工艺,大大提高了豆粕的膨化效率,降低了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该膨化工艺效果好、膨化效率高,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益,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膨化 豆粕 制造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膨化豆粕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步骤一:将新鲜的黄豆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60~65℃,使其水分含量低于13%,之后进行脱皮处理,去除黄豆表皮,得到去皮豆仁;步骤二:将去皮豆仁放入液压压胚机中,挤压成豆仁薄片;步骤三:将豆仁薄片和复合酶按质量比100:(0.5‑1)混合均匀,按固液比1:(10‑15)加入蒸馏水,浸泡24~48h,浸泡温度为30~35℃,浸泡结束后过滤,取滤渣;所述复合酶由植酸酶、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和甘露聚糖酶按质量比(1‑3):(1‑2):(3‑5):(2‑4):2:(1‑2)组成;其中,植酸酶活力2500~3000U/g、纤维素酶活力3000~4000U/g、果胶酶活力2000~3000U/g、木聚糖酶3500~4000U/g、β‑葡聚糖酶活力2500~3000U/g、甘露聚糖酶活力3000~4000U/g;步骤四:将滤渣烘干,烘干温度为60~65℃,使其水分低于10%;将烘干后的滤渣与亚硫酸氢钠、活性炭、滑石粉、贝壳粉按质量比100:(0.5‑0.8):(0.5‑1):(0.5‑0.8):(1‑1.5)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其中活性炭和石粉预先粉碎过40目筛;步骤五:在混合物中按质量比100:(0.5‑1)加入酸化剂,混合均匀;所述酸化剂由磷酸、柠檬酸和二氧化硅按质量比2:3:50混合而成;步骤六:将步骤五中最终得到的混合物按质量比10:(1‑1.5)加入蒸馏水后送入膨化机调制器中进行蒸汽调制处理,变频给料速度根据熟化程度及膨化速度相应调整,蒸汽调制温度为85~95℃,蒸汽添加量为10~15%;步骤七:将调制后的物料送入膨化机机膛内进行环模膨化,膨化温度110~130℃,压力5~8MPa,模孔ф8mm~ф10mm,膨化时间30~35s,螺杆转速220~250r/min;步骤八:将膨化后的物料冷却、干燥,使其水分低于10%,然后放入装有萃取剂的浸出器中进行油脂的浸提,使残油率降低到1%以下;所述萃取剂为6#溶剂油(GB 16629‑1996);步骤九:将抽提完油脂的物料置于蒸脱机中,通过间接蒸汽加热至温度90~95℃,再经直接蒸汽加热至100~105℃,使残留溶剂降低到700ppm以下;步骤十:对经过步骤九处理的物料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60~70℃,使其水分降低到10%以下,烘干完毕后冷却、粉碎、打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胞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双胞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1626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工艺制备异丁烷的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稀乙烯的低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