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酯型槐糖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17794.6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86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24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科百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9/12 | 分类号: | C12P1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酯型槐糖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利用酵母菌发酵制备槐糖脂,将结束发酵的槐糖脂发酵液pH调为2.0~2.5,并将发酵液在121℃下处理20~30分钟,然后将灭菌后的发酵液倒入分液漏斗中静止分层,将槐糖脂层倒出,溶解在3~8倍体积的乙酸乙酯中,将其离心取上清液,并将上清液进行蒸发浓缩,然后将浓缩液静止放置于低温环境中2~4天,有大量固体析出,将固体过滤并用正己烷和低温乙酸乙酯洗涤,干燥后得到内酯型槐糖脂。该发明工艺简单,效果显著,且所得产品性状良好,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内酯 糖脂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内酯型槐糖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产槐糖脂酵母菌发酵制备槐糖脂,培养基由5~10%棕榈油,5~10%葡萄糖,0.2~0.5%酵母粉,0.1~0.3%磷酸二氢钾,0.3~0.6%硫酸铵和70~85%蒸馏水组成,发酵时间48~72小时;S2.发酵结束后用盐酸将发酵液的pH调为2.0~2.5,然后将发酵液放置于灭菌锅中,在115~135℃高温处理20~30分钟;S3.将高温处理后的发酵液倒入分液漏斗中,静止分层2~3小时,可见最下层为槐糖脂层,将槐糖脂从分液漏斗中取出,并加入3~5倍体积的乙酸乙酯中,剧烈搅拌20分钟,之后将溶液离心去除不溶杂质,取上清液,并减压蒸馏至固形物含量为50%~70%;最后将浓缩液倒入带夹套的结晶瓶中,逐渐降温至‑5℃~5℃,200rpm搅拌,15~20小时后有固体逐渐析出;S4.将析出的固体过滤,先后用正己烷和‑5℃的乙酸乙酯洗涤,然后烘干、粉碎得到纯度较高的内酯型槐糖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科百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科百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1779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