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M-Z干涉的倾斜光纤光栅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23393.1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9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沈常宇;王友清;刘桦楠;魏健;路艳芳;陈德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552 | 分类号: | G01N21/552;G01N21/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基于M-Z干涉的倾斜光纤光栅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由宽带光源(1)、偏振分束棱镜(2)、光隔离器(3)、1×2的3dB耦合器(4)、2×2的3dB耦合器(5)、第一镀金膜/生物吸附层的倾斜光纤光栅(6)、第二镀金膜/生物吸附层的倾斜光纤光栅(7)、反应池(8)、光谱分析仪(9)和折射率匹配液(10)组成;光纤依次连接宽带光源(1)、偏振分束棱镜(2)和光隔离器(3),1×2的3dB耦合器(4)一端连接光隔离器(3),另外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镀金膜/生物吸附层的倾斜光纤光栅(6)和第二镀金膜/生物吸附层的倾斜光纤光栅(7),第一镀金膜/生物吸附层的倾斜光纤光栅(6)置于反应池(8)中,2×2的3dB耦合器(5)一边端口分别连接第一镀金膜/生物吸附层的倾斜光纤光栅(6)和第二镀金膜/生物吸附层的倾斜光纤光栅(7),另外两端分别连接光谱分析仪(9)和折射率匹配液(10)。所述的基于M-Z干涉的倾斜光纤光栅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具有高探测精度、高灵敏度,操作简易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干涉 倾斜 光纤 光栅 表面 等离子体 共振 生物 传感器 | ||
【主权项】:
基于M‑Z干涉的倾斜光纤光栅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由宽带光源(1)、偏振分束棱镜(2)、光隔离器(3)、1×2的3dB耦合器(4)、2×2的3dB耦合器(5)、第一镀金膜/生物吸附层的倾斜光纤光栅(6)、第二镀金膜/生物吸附层的倾斜光纤光栅(7)、反应池(8)、光谱分析仪(9)和折射率匹配液(10)组成;光纤依次连接宽带光源(1)、偏振分束棱镜(2)和光隔离器(3),1×2的3dB耦合器(4)一端连接光隔离器(3),另外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镀金膜/生物吸附层的倾斜光纤光栅(6)和第二镀金膜/生物吸附层的倾斜光纤光栅(7),第一镀金膜/生物吸附层的倾斜光纤光栅(6)置于反应池(8)中,2×2的3dB耦合器(5)一边端口分别连接第一镀金膜/生物吸附层的倾斜光纤光栅(6)和第二镀金膜/生物吸附层的倾斜光纤光栅(7),另外两端分别连接光谱分析仪(9)和折射率匹配液(1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2339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