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接线路相间故障支路识别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638159.6 申请日: 2014-11-06
公开(公告)号: CN104330702A 公开(公告)日: 2015-02-04
发明(设计)人: 曾惠敏 申请(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主分类号: G01R31/08 分类号: G01R31/08
代理公司: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1 代理人: 林天凯
地址: 100031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T接线路相间故障支路识别方法。本发明方法分别测量T接线路三条支路保护安装处的故障相间电压、故障相间电流、故障相间负序电流,分别利用三条支路保护安装处到相间短路故障点的电压降幅值除以保护安装处到T接结点电压降幅值的比值,得到三条支路的故障因子,若存在一条支路的故障因子小于1成立,则判断该支路为T接线路的相间故障支路。本发明方法适用于T接线路相间短路故障后整个故障过程的故障支路选择,选择结果不受过渡电阻、负荷电流和故障位置的影响。T接线路发生相间高阻短路故障时,本发明方法能准确判断T接线路的相间故障支路。
搜索关键词: 接线 相间 故障 支路 识别 方法
【主权项】:
T接线路相间故障支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依序步骤:(1)保护装置测量T接线路在m端保护安装处的故障相间电压故障相间电流故障相间负序电流测量T接线路在n端保护安装处的故障相间电压故障相间电流故障相间负序电流测量T接线路在p端保护安装处的故障相间电压故障相间电流故障相间负序电流其中,φφ=AB、BC、CA相。(2)保护装置判断mt支路的故障因子是否成立,若成立,则保护装置判断mt支路为T接线路的相间故障支路;其中,φφ=AB、BC、CA相;T接线路的三条支路分别为mt支路、nt支路和pt支路;t为三条支路mt支路、nt支路和pt支路的T接结点;z1为单位长度输电线路正序阻抗;lmt为T接线路mt支路的长度;αm=Arg(z1),为z1的相角;领先的角度;<mrow><msub><mi>&gamma;</mi><mi>m</mi></msub><mo>=</mo><mi>Arg</mi><mrow><mo>(</mo><mfrac><msub><mover><mi>I</mi><mo>.</mo></mover><mi>m&phi;&phi;</mi></msub><msub><mover><mi>I</mi><mo>.</mo></mover><mrow><mi>m&phi;&phi;</mi><mn>2</mn></mrow></msub></mfrac><mo>)</mo></mrow><mo>,</mo></mrow>领先的角度;(3)保护装置判断nt支路的故障因子是否成立,若成立,则保护装置判断nt支路为T接线路的相间故障支路;其中,φφ=AB、BC、CA相;T接线路的三条支路分别为mt支路、nt支路和pt支路;t为三条支路mt支路、nt支路和pt支路的T接结点;z1为单位长度输电线路正序阻抗;lnt为T接线路nt支路的长度;αn=Arg(z1),为z1的相角;领先的角度;<mrow><msub><mi>&gamma;</mi><mi>n</mi></msub><mo>=</mo><mi>Arg</mi><mrow><mo>(</mo><mfrac><msub><mover><mi>I</mi><mo>.</mo></mover><mi>n&phi;&phi;</mi></msub><msub><mover><mi>I</mi><mo>.</mo></mover><mrow><mi>n&phi;&phi;</mi><mn>2</mn></mrow></msub></mfrac><mo>)</mo></mrow><mo>,</mo></mrow>领先的角度;(4)保护装置判断pt支路的故障因子是否成立,若成立,则保护装置判断pt支路为T接线路的相间故障支路;其中,φφ=AB、BC、CA相;T接线路的三条支路分别为mt支路、nt支路和pt支路;t为三条支路mt支路、nt支路和pt支路的T接结点;lpt为T接线路pt支路的长度;z1为单位长度输电线路正序阻抗;αp=Arg(z1),为z1的相角;<mrow><msub><mi>&beta;</mi><mi>p</mi></msub><mo>=</mo><mi>Arg</mi><mrow><mo>(</mo><mfrac><msub><mover><mi>U</mi><mo>.</mo></mover><mi>p&phi;&phi;</mi></msub><msub><mover><mi>I</mi><mo>.</mo></mover><mrow><mi>p&phi;&phi;</mi><mn>2</mn></mrow></msub></mfrac><mo>)</mo></mrow><mo>,</mo></mrow>领先的角度;<mrow><msub><mi>&gamma;</mi><mi>p</mi></msub><mo>=</mo><mi>Arg</mi><mrow><mo>(</mo><mfrac><msub><mover><mi>I</mi><mo>.</mo></mover><mi>p&phi;&phi;</mi></msub><msub><mover><mi>I</mi><mo>.</mo></mover><mrow><mi>p&phi;&phi;</mi><mn>2</mn></mrow></msub></mfrac><mo>)</mo></mrow><mo>,</mo></mrow>领先的角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3815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