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虚拟容器系统容灾的内核态与用户态数据交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43995.3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3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余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G06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用于虚拟容器系统容灾的内核态与用户态数据交换方法,在一次虚拟容器的容灾备份中,需要在内核态和用户态之间交换数据,需要将内核态的文件系统操作传递给用户态程序处理,再将处理结果传回内核态,再传递给原始应用程序。数据块恢复的速度慢主要是因为需要多次内核态和用户态的切换,内核和用户态通信的效率不够高。本发明借助FUSE将所有的恢复工作都移到用户态来完成,首先实现一个FUSE文件系统,将其中的一个文件映射到为/DEV/LOOP设备,然后将这个LOOP设备当做要恢复的磁盘的影子设备,虚拟机管理器利用这个LOOP设备启动虚拟容器。于是对原先硬盘的访问会在FUSE文件系统里被截获,FUSE文件系统再与服务器通信,从而实现高效的数据按需恢复。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虚拟 容器 系统 内核 用户 数据 交换 方法 | ||
【主权项】:
用于虚拟容器系统容灾的内核态与用户态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虚拟设备映射模块建立一个FUSE用户态文件系统;其中,所述虚拟设备映射模块包括在待恢复客户端中;S2:将所述FUSE用户态文件系统中的一个文件映射到DEV LOOP伪设备,并将所述DEV LOOP设备作为按照预设恢复模式要恢复的磁盘的影子设备;S3:缺页检测模块维护一个恢复数据位图,记录完成恢复和/或因新写入而不需要进行恢复的数据块编号,其中,所述缺页检测模块包括在所述待恢复客户端中;S4:可用页面维护模块基于上述操作维护一个可用数据位图,并记录空闲页面区间的信息,其中,所述可用页面维护模块包括在所述待恢复客户端中;S5:数据传输模块将最终的信息数据进行传输交换,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在所述待恢复客户端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4399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